創新是中醫發展的動力, 沒有創新便沒有中醫的快速進步。 一直以來, 中醫創新成為了中醫學界不斷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目前, 中醫創新的路徑尚不確定, 創新的方法仍在探索, 如何使中醫創新之路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延伸?有兩個問題與之緊密相關, 需要正確認識和牢固把握。
臨床價值是創新根本目的
中醫為什麼要創新?就是要為中醫創造更多的價值。 如果創新不能使中醫的社會價值得到提升, 使中醫的社會需求得到增長, 便失去創新的意義。 中醫的社會價值可以通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方法創新等來實現,
評價臨床價值, 療效是主要方面。 過去幾年, 以臨床方劑創新的成果出現不少, 但是延續應用的並不多, 說明這些方劑的臨床療效並沒有顯著的提高。 方劑的創新, 不能只有數量增加, 沒有質的提高。 與其這樣, 不如將研究的重心放在傳統經方和時方上。 因為古代名方經過了時間的考驗, 無論組方法度還是藥物選用,
療效價值不是臨床價值的全部, 有些創新不一定能對臨床療效有直接提升作用, 但是在先進性、科學性、穩定性、準確性方面會有顯著提高。 例如中藥湯劑, 現在的煎煮有了一些創新, 但其療效卻不能與傳統煎煮方法相提並論。 如果在保證療效不變的情況下, 能將湯劑都能以顆粒劑代替, 而且成本不增加, 這個創新將具有劃時代意義, 因為它解決了中藥煎煮服用落後的千古難題。
中醫創新需要現代科學技術的大力支持, 需要現代理論與新知識的幫助,
突出中醫本色是創新的基本前提
創新是為了給中醫創造更大的價值, 創新是手段, 發展才是目的。
創新是不是意味著遠離傳統?中醫傳統只能繼承不能遠離, 沒有繼承就沒有中醫的發展創新。 當然, 繼承是要批判地繼承, 因為傳統中有先進的, 也有落後的。 在繼承先進的同時, 落後於時代發展的、不再適應時代需要的東西也會被逐漸遠離。 說中醫創新就是遠離傳統, 則是將中醫傳統與創新對立起來, 否定了傳統與創新的內在聯繫。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 創新是對傳統的超越, 而不是遠離。 超越不僅體現了事物發展的顯著性, 同時體現了事物發展的連續性。也就是說,中醫創新,不是與中醫傳統的斷裂,而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是辯證地否定。遠離中醫傳統,實質就是遠離中醫本色,這樣走下去,無論創新的成果有多大,也不屬於中醫這棵大樹。
再說中醫原創與中醫本根的關係。原創,即原始性創新,本來不存在的。但一定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原始性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是最能體現智慧的創新,意味著在某研究領域取得獨有的發現或發明,其科學價值遠遠超過一般性創新。所以,原始性創新,一定是在長期的原始積累、優秀的人才支撐、強大的團隊協作、有力的激勵機制等眾多條件下形成的,是一種艱苦的科學研究。
而就中醫原創來說,則是指中醫學科範圍內的原始性創新,是產生于中醫基礎之上的重大創新發現,以中醫為本根。說原創是填補空白的,是說在中醫範疇內沒有的創新。但不能因為強調原創,就脫離中醫這一根本,這是對中醫原始性創新的錯誤理解。中醫原創,也可以發生在理論、方法、技術等方面,例如中醫學中的六經辨證體系、溫病辨證體系、經絡學、針灸學等,應該屬於中醫原創的內容。因為是原創,所以它們自成體系,但它們的思維方式、理論基礎、方法應用都能統一到中醫學的本根上,相互貫通,相互說明,成為中醫學血脈相連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的創新,經歷的是自身辨證否定的過程,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它一定會給中醫帶來一些漸進性改變,變是必然的,不變是相對的。但這種變不是中醫本色的改變,而是中醫科學水準的提升,現代化水準的提升,社會價值的提升。也只有不斷地改變和提升,才能保持中醫的先進性。我們不能只習慣于繼承而排斥創新,更不能見不得中醫有什麼改變,以為“變”就沒有了中醫的原汁原味。只要承認中醫是科學,就一定會不斷地發展變化,就不可能永遠原汁原味。我們可以保持“中醫本色”的原汁原味,但無力阻擋中醫現代化的發展。所以,作為中醫人,既要堅守中醫的本色,也要適應中醫在發展中的變化,適應中醫的現代化。
同時體現了事物發展的連續性。也就是說,中醫創新,不是與中醫傳統的斷裂,而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是辯證地否定。遠離中醫傳統,實質就是遠離中醫本色,這樣走下去,無論創新的成果有多大,也不屬於中醫這棵大樹。再說中醫原創與中醫本根的關係。原創,即原始性創新,本來不存在的。但一定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原始性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是最能體現智慧的創新,意味著在某研究領域取得獨有的發現或發明,其科學價值遠遠超過一般性創新。所以,原始性創新,一定是在長期的原始積累、優秀的人才支撐、強大的團隊協作、有力的激勵機制等眾多條件下形成的,是一種艱苦的科學研究。
而就中醫原創來說,則是指中醫學科範圍內的原始性創新,是產生于中醫基礎之上的重大創新發現,以中醫為本根。說原創是填補空白的,是說在中醫範疇內沒有的創新。但不能因為強調原創,就脫離中醫這一根本,這是對中醫原始性創新的錯誤理解。中醫原創,也可以發生在理論、方法、技術等方面,例如中醫學中的六經辨證體系、溫病辨證體系、經絡學、針灸學等,應該屬於中醫原創的內容。因為是原創,所以它們自成體系,但它們的思維方式、理論基礎、方法應用都能統一到中醫學的本根上,相互貫通,相互說明,成為中醫學血脈相連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的創新,經歷的是自身辨證否定的過程,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它一定會給中醫帶來一些漸進性改變,變是必然的,不變是相對的。但這種變不是中醫本色的改變,而是中醫科學水準的提升,現代化水準的提升,社會價值的提升。也只有不斷地改變和提升,才能保持中醫的先進性。我們不能只習慣于繼承而排斥創新,更不能見不得中醫有什麼改變,以為“變”就沒有了中醫的原汁原味。只要承認中醫是科學,就一定會不斷地發展變化,就不可能永遠原汁原味。我們可以保持“中醫本色”的原汁原味,但無力阻擋中醫現代化的發展。所以,作為中醫人,既要堅守中醫的本色,也要適應中醫在發展中的變化,適應中醫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