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患者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時會不自覺地掉落等;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硬, 似乎不聽指揮, 或下肢綿軟, 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噁心等異常感覺。
3大日常措施預防頸椎病1工作每間隔1小時旋轉頸部一會兒
人體頸部的神經受壓有一定週期, 一般來說1小時左右為週期極限, 因此, 如果職業上要求頸部長時間低頭、仰頭或進行其他動作時, 要注意在1個小時左右休息一下,
2升高或降低座椅與桌面以調整合適體位
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 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 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 易發生頸椎病。
專家指出, 坐姿應儘量自然, 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曲線。 一般辦公室座椅可通過升高或降低以與桌面電腦達到合適位置, 從而讓頸部不太累, 建議最好平視或稍微俯視電腦, 避免仰視電腦, 否則脖子非常容易疲勞。
3枕頭以中間低, 兩端高為好
專家指出, 睡覺時的枕頭高低也會影響頸椎。 枕頭應以個人的生理位為佳, 一般來說枕頭要求厚度適中,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除了需要遵循以上3個日常措施外, 還可以給頸椎做個SPA, 舒緩頸椎疲勞, 放鬆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