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補鈣的營養飲品, 但關於牛奶的一些誤解可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 下面來看看關於牛奶的4大誤解。
1.牛奶是高脂肪食物
一杯240cc的全脂牛奶中, 就含有8克的飽和脂肪;過多飽和脂肪會刺激血脂肪上升, 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有人認為牛奶會間接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 其實相較於其它高蛋白、高脂肪含量的食物, 牛奶中所含的脂肪量對於人體仍然是安全的。 如果要降低來自牛奶的脂肪量, 可以選擇脫脂或是低脂的牛奶, 就能夠減少乳脂肪吸收。
2.高鐵高鈣的牛奶, 能讓人一次補足鐵和鈣
有不少奶粉或牛奶在成分中添加了其他的營養素和礦物質, 如鐵、維他命E等。 如果依照食物的單位營養含量來看, 加了料的牛奶似乎的確比一般牛奶更勝一籌, 不過人體的消化和吸收有一定的質和量, 當食物中的某項成分被增加, 那麼就會使得其它的營養素被吸收的程度降低。
3.多喝牛奶就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根據營養攝取標準, 一天兩杯牛奶是成人攝取建議之一。 牛奶是單位含鈣最為豐富的食物, 牛奶中含有的鈣質吸收利用率較高, 並富含大量的維生素B群。 儘管牛奶可以補充鈣質, 卻不是骨質疏鬆症唯一的預防方式。
影響骨骼能否良好吸收鈣質的因素有很多, 如運動、生活習慣、不當的減重和節食等。
4.腸胃不舒服的時候, 喝牛奶可以改善
你可能聽過, 多喝優酪乳可以改善腸胃功能, 多喝牛奶可以修復胃壁。 不過如果是脹氣型的腸胃不適, 最好能夠避免飲用牛奶及相關的奶類製品。
牛奶屬於產氣類的食物, 食用之後會提高腸胃道的工作量, 增加腸胃蠕動頻率及腸胃道內的氣體量;有些人在飲用牛奶後, 會比較明顯的感受到脹氣或是飽足感。 如果腸胃不適的症狀伴隨著脹氣、消化不良等症狀時, 牛奶反而可能會使不適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