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我總是在換工作

算算從2004年畢業到現在已經5年了, 這5年間我總共在7家不同的單位上過班, 時間最長的只有1年, 最短的不過兩個月。

我在學校是學電腦的, 偏向軟體發展。 第一份工作是老爸幫忙找的, 是移動通訊方面的技術工作。 做了1年以後, 覺得自己不喜歡老出差, 而且還是想做軟體發展的相關工作, 於是就辭職換了第二份工作, 是一家房產交易公司的IT部門, 專門做軟體發展。

後來又覺得與其這樣, 還不如到一家專門做軟體發展的公司, 因為那樣自己能學到東西。 第三份工作, 是一家專門做IT服務的公司, 當然, 我是專門從事軟體發展服務的,

後來覺得這家公司的專案不夠有實力。 第四份工作是當地一家非常有名的軟體發展公司, 專案也都是省級的大項目, 後來又覺得這家公司給的待遇不夠。 第五份工作, 待遇給的相當滿意了, 但是又嫌離家太遠。 第六份工作離家又近待遇也不錯, 項目也很滿意, 也是專門做IT服務的, 但我覺得公司管理不好。 現在做的是第七份工作, 朋友直接介紹的, 所以和第六份工作大致一樣, 管理沒有好到哪裡去。

所以我現在又想跳槽了。 和前幾次的心理不大一樣, 這次我好像厭倦了給客戶提供技術服務, 轉念想做甲方了。 就是類似第二份工作那樣, 在一個大企業裡或者事業單位裡的一個IT部門裡,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而且, 也有放棄做技術的打算, 想做做銷售, 想自己創業甚至想轉行做別的。

其實我也挺困惑的, 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無法在一個單位裡長久地做下去。

平湖:

你好。 讀了信之後的第一感覺是挺佩服你的, 5年7份工作, 而且每次跳槽都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 不是每個人在換工作這件事上都可以做到這樣果斷和有執行力的。

其實, 喜歡跳槽的人應該不只你一個, 對於喜歡挑戰的年輕人來說, 做一份新的工作應該是件挺刺激的事, 新的環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內容、新的行業、新的客戶等等, 可以一下子學到很多新的東西。 你每次打算換工作的時候感覺是什麼樣的呢, 新工作是否能給你帶來快樂呢?

通常, 生涯專家也會鼓勵那些即將工作和剛剛工作的人通過各種方法多去瞭解社會, 這些方法包括:搜集相關資料, 在校學習期間進行各種實習和實踐活動, 生涯人物訪談等等。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不同的崗位和不同的企業的工作。 也許只有這樣, 一個人才能瞭解社會, 從而知道哪些類型的工作適合自己。

我覺得在跳槽方面你應該算是經驗豐富了, 同時也能很好的利用身邊的資源。 但是我會有些擔心, 因為你提及的換工作的原因比如:不喜歡出差、為了學更多東西、公司實力不夠、待遇不好、公司管理差等等, 這些都是外在和相對的條件, 而你沒有提及自己是否喜歡工作的內容;我想如果一個人接受工作作為自己人生的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他一定會把對工作的興趣作為選擇工作的首要條件。 因為有了興趣才能長久地工作, 才能不懈地努力鑽研, 才能在困難面前不放棄。

愛因斯坦不是當了教授之後才對理論物理感興趣的, 愛迪生也不是有了錢之後才開始搞發明實驗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樣, 在工作中難免會有些不如意的地方或者挫折, 這時候只有興趣可以支持我們把工作做下去, 有人把這稱為信念, 也有人說這叫做對工作的熱愛。 事實上, 生涯是一個積累和發展的過程, 只有我們堅持做一份工作, 才能在知識、經驗、能力、績效、資歷、人脈等等諸多方面有所積累, 也只有充分地積累, 生涯才能向前發展。

你說自己也很困惑,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無法在一個單位裡長久做下去。 我覺得在一個單位能幹多久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 關鍵是你是否找到了自己覺得值得做的事情。 你說自己正在考慮再換一份工作, 做甲方、做銷售、創業或者換一個行業, 我覺得這些都是不錯的嘗試。 希望你能從中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

還有一個方法推薦給你, 那就是幻想一下自己理想中5年後的某一天的生活狀態, 比如:在什麼樣的公司, 到達什麼樣的職位, 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有什麼樣的收入水準等等。 然後倒推回來, 看看要實現這樣的理想, 從現在開始每半年你要完成什麼目標。 要知道人的特殊之處就在於, 當我們想拒絕或者否認某件事的時候, 我們可以找出成千上萬個理由,而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則不需要任何理由。

我們可以找出成千上萬個理由,而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則不需要任何理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