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嚕嚕……”, 寶寶睡覺的時候不時發出像小豬的打鼾聲, 有時伴有憋氣、長歎一口氣、張口呼吸、甚至遺尿等,第二天醒來更是無精打采、想睡覺、眼圈有點發黑, 這樣的寶寶很可能就患有“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OSAHS)”。
兒童約有五分之二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的生長激素也主要是在夜間深度睡眠的狀態下分泌的, 因此良好充分的睡眠是大腦和身體生長發育的基本條件。 打鼾的寶寶表面看來似乎睡得很香, 其實打鼾是一種呼吸障礙的表現。
兒童打鼾伴呼吸暫停低通氣引起的腦部缺氧, 輕者可導致孩子上課精神不集中, 記憶力差, 全身發育和營養狀況較差。 嚴重的打鼾會併發滲出性中耳炎, 影響孩子的聽力;還可以造成小兒心肺疾病, 在睡眠時因呼吸暫停而突然死亡。
兒童睡眠打鼾主要是由腺樣體、扁桃體肥大而引起的。 根據生長發育規律, 寶寶2歲後, 扁桃體、腺樣體會發育長大, 5-6歲時達到最大, 12歲以後逐漸縮小, 到青春期萎縮。 但如果反復上呼道發炎, 可引起扁桃體、腺樣體極度肥大超過了生理性的程度, 隨著孩子入睡後肌肉放鬆, 腫大的腺體就會阻塞氣道, 使上呼吸道縮窄或塌陷而使孩子呼吸費力,
家長應注意觀察兒童睡眠時是否打鼾, 甚至可採用手機錄音鼾聲, 讓醫生來判斷其危害性, 一旦發現應及時就診。
目前, 兒童鼾症的檢查治療已趨向于直觀、精確、無痛、微創。 患兒可以做下列檢查:進行鼻內窺鏡或鼻咽側位片檢查以明確有無腺樣體肥大, 更為重要的採用多道睡眠監測儀, 來監測睡眠中孩子缺氧及呼吸暫停低通氣的程度, 從而制定出治療方案。
對於這種疾病通常採用手術治療為主, 從而解決上呼吸道阻塞和缺氧狀況。 在這些患兒中, 60%的孩子在鼻內窺鏡下採用“動力系統微創手術”單純切吸肥大的腺樣體;30%孩子肥大的腺樣體削除加腫大的扁桃體剝離和咽成形術;另外10%的病人採用鼻腔擴容術和喉腫瘤切除術。
要預防兒童打鼾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營養均衡, 防止兒童過胖, 並保證他們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減少夜間的劇烈活動。 此外, 還應儘量避免孩子的呼吸道感染, 如果有哮喘或過敏性鼻炎應儘快治療, 肥胖應盡可能減肥, 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打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