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家長體罰孩子的危害

有些家長的教育觀念認為, 孩子犯了錯誤就應該要體罰, 否則還會再犯, 這樣做對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是很敏感的, 家長打孩子或體罰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哦。

家長體罰孩子的原因

社會流傳的錯誤觀點的影響。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 不打不成才”、“打是疼, 罵是愛, 氣極了, 拿腳踹”、“三天不打, 上房揭瓦”等等觀點在民間廣為流傳。 而且, 舊時代在各種作坊學徒, 在戲班子學戲, 都是以打作為重要的教育手段。 這種作法幾乎是家喻戶曉的。

有些家長自己小時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 於是在教育自己孩子中繼承了打的傳統。

儘管這些家長小時候挨打也心裡怨恨、反抗, 但自己畢竟已成人, 糊裡糊塗地把打當成一種順理成章的措施。

一些家長教育無能。 孩子有了問題, 說罵、訓斥都不管用, 只好動手、動腳、動皮帶、動棍棒, 特別是脾氣暴躁的家長, 往往走這條路。

家長體罰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總結。

家長體罰孩子的危害

影響親子感情。 打孩子會導致孩子恨父母;使親子感情疏遠, 孩子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 尤其是做錯了事後, 都不敢跟父母講。

養成暴力傾向。 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強的, 一個常被父母打罵的小孩, 容易從父母的打罵行為中, 學得暴力和攻擊的手段。

傷害自尊心。 孩子雖小, 但有自尊心。

大人打他, 是對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整個人的否定, 尤其是在同伴或外人面前挨打時, 他會覺得很沒面子。

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孩子做事時, 因為害怕可能會遭到父母的懲罰, 所以會思前想後、畏首畏腳;在他人面前時, 也會因為害怕做錯了會招致父母的責備, 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導致拘束、緊張情緒。 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開, 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學會撒謊。 因為害怕挨打, 很多孩子想方設法掩蓋自己的過失, 費盡心思為自己的過失尋找理由, 於是就有可能學會撒謊。

讓孩子失去內疚感。 孩子犯錯後, 如果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父母卻沒有懲罰他, 他心中會有一種強烈的內疚感。 但是, 如果父母打了他,

反而會使孩子覺得一報還一報, 挨完打便兩清了, 心理也平衡了, 於是失去內疚感。 這種情形, 在年齡稍大一點的兒童身上經常發生。 因此, 對一個比較自覺的孩子, 犯錯後, 激發他內心的道德自覺, 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些。

為了孩子身心健康發育, 家長在教育寶寶時要因材施教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