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學齡前兒童飲食需注意哪些事項

寶寶到了學齡前階段, 這是就不再和幼兒期相同了。 在日常飲食上, 家長需要多做改變。

一、學齡前兒童的營養需求

學齡前這一階段的兒童(兒童食品), 器官迅速發育, 腿長得很長, 需要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食品)供給;礦物質鈣(鈣食品)、磷、鐵(鐵食品)、鋅、碘及其它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有利於骨骼的發育、血細胞的形成及機體各部分的代謝。 為滿足骨骼發育, 鈣的供應量每天要在800毫克, 高於成人的供應量;鐵的供給量每天為10毫克。 營養專家都提倡:從兒童階段開始, 節制鹽的攝入量, 避免吃太鹹的食物。

對5歲以上的兒童來說, 維生素族, 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的需求量相較幼兒也大得多, 都接近成人標準。 但兒童的胃容量比成人小, 營養要求比成人高, 為達到此目的, 增加餐飲, 並使早餐在整日總量的比例中不少於四分之一, 同時注意食物的精度和品質以及有良好的進食環境是大原則。

有的營養專家認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 可以給學齡前兒童服用合適的製劑, 如礦物鹽、維生素(維生素食品)A及D等。 或由專業營養師為孩子配製營養均衡的午餐, 以便這階段的兒童營養需求能有效保證。 主要方法是將一天三頓主食做好而避免零食和偏食, 如兩頓飯之間的間隔太長時, 可以有規律地給予少量小食。 糖對兒童的味覺特別有吸引力,

尤其是幼兒(幼兒食品)。 在進食量或胃口不理想的情況下, 特別需要節制, 以免影響正常的食欲。 甜品宜放在餐後, 而不是餐前。

另一種情況是:父母按照過去的印象, 特別是孩子3歲前身高體重增長快的概念來對待7歲前後的孩子, 總認為孩子吃少了, 於是進食有時是強迫的、被動的, 有時又是連哄帶騙的。 有時父母不顧食物的營養價值, 只要孩子肯吃, 特別是零食, 一律儘量滿足。 這可能造成兩種後果:一是孩子挑食和胃腸道消化(消化食品)能力紊亂, 主要食物減少, 發育不佳;另一種情況是攝入過多營養, 甚至有發生兒童肥胖症的危險, 而且壞的飲食習慣一旦形成, 需要耐心加以糾正。

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家長需要特別關注。

二、學齡前兒童飲食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飲食, 一日三餐加1~2次點心, 定時、定點、定量用餐;

2、飯前不吃糖果、不飲汽水等零食和飲料;

3、飯前洗手, 飯後漱口, 吃飯前不做劇烈運動;

4、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 讓孩子自己使用筷、匙, 既可增加孩子進食的興趣, 又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能力;

5、吃飯時專心, 不邊看電視或邊玩邊吃;

6、吃飯應細嚼慢嚥, 但也不能拖延時間, 最好能在30分鐘內吃完;

7、不要一次給孩子盛太多的飯菜, 先少盛, 吃完後再添, 以免養成剩菜、剩飯的習慣;

8、不要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或經常吃湯泡飯, 這樣容易稀釋消化液, 影響消化與吸收;

9、不挑食、不偏食, 在許可範圍內允許孩子選擇食物;

10、不宜用食物作為獎勵,

避免誘導孩子對某種食物產生偏好。 家長和看護人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