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又柔軟又脆弱的, 爸爸媽媽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能太隨意, 要有一些講究。 因為正確的親子溝通不僅可以拉近彼此之前的關係, 還可以幫孩子樹立良好的心理, 所以親子溝通很重要哦。
親子溝通的原則
最好是立即去“聽”孩子要說的。 因為, 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們後, 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告訴你”的興趣。 另外, 在“聽”時, 最好做目光接觸, 要孩子曉得你是真的願意聽。 很多時候, 孩子中不過想說你覺得不太要緊的事, 但對他們而言, 卻是重要的。 如果你不去拒絕他們, 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
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 千萬別笑他。 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 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 否則別去笑他。 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麼時, 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 只會傷害孩子, 而且以後也不再跟你談了。 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 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 但要小心使用幽默, 要看孩子能否瞭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做父母的, 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 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 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 及對事情的看法, 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身體語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
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 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 “為什麼?”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 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 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目或作業即是一個好開頭。
瞭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時間, 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 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所以, 我們可在瞭解情況後, 做個回答或支持。
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時光。 有一個母親, 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
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 自孩子小時, 即讓孩子很清楚地瞭解到你是關心他的, 是願意接納他的。
除此之外, 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 家長需要注意以下禁忌。
親子溝通的禁忌
避免長篇大論和說教;用簡短句子, 15字以下。
不用不清晰不明確的句子(你乖點, 不要這樣等);用直截、確切的句子。
不用以偏賅全的句子(你總這樣……), 用描述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思(你這樣和我說話, 我心裡很難過)。
避免聽對方說話時, 做其他事, 或走神;看著說話人, 身體前傾, 適時點頭。
不打斷對方說話, 讓每個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說出自己的意見。
親子溝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家長要多做功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