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是發生於結腸部位的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 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 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 占65%發病多在40歲以後, 男女之比為2~3:1。 以40歲~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據世界流行病學調查, 發現結腸癌在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的發病率最高, 居內臟種瘤前二位, 但在亞、非、拉美等地發病率則很低。
結腸造瘺術是大腸外科常見的術式, 主要用於直腸癌的miles手術及結腸癌晚期遠端梗阻又難以被手術切除者的治療。 術後常出現各式各樣的併發症, 如術後早期出現造瘺口處出血、壞死,
為了預防這些併發症, 需要做好術前術後的護理:
1、術前醫生應仔細設計好造口的位置、大小以及盡可能地符合生理要求。 結腸造口應高出皮膚表面3釐米, 便於配戴糞袋以收集、儲存糞便, 過高或過低都不合適的。
2、排便無規律是結腸造口術後早期常見的併發症, 患者對排便無控制的意識。 康復的辦法是經結腸造口灌腸, 訓練患者增強定時排便的意識, 開始,
3、病人應注意保護造瘺口周圍皮膚, 每日用溫水、肥皂清洗, 保持清潔乾淨, 如有腐蝕, 可塗氧化鋅軟膏;注意飲食衛生, 預防腹瀉, 如需外出, 可服止瀉劑以抑制腸蠕動;應避免做增加腹內壓力的動作, 遇有排便困難, 可戴手指套塗油膏擴張造瘺口;出現腸粘膜脫出或回縮, 需到醫院急診處處理。
4、在飲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