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秋冬手腳冰冷是不是疾病 是這些習慣造成

還沒進入冬季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出現手腳冰冷現象了, 愛養身的人會認為這是氣血不足導致的, 但是, 大多數人出現畏寒怕冷與不良習慣有關。

穿的少

“穿秋褲”被看作是老土行為, 所以現代年輕人習慣性的不穿秋褲, 甚至穿低腰褲、露臍裝。 穿的少自然會怕冷, 尤其是消瘦的女性、老人與兒童更容易怕冷。

愛穿緊身褲、塑身衣

緊身褲、打底褲、塑身衣甚至保暖塑身衣, 經常穿著這些衣物會壓迫體表的血管, 影響血液迴圈, 自然出現畏寒現象, 尤其是肢體末梢部位。 甚至在冬季還會導致大腿、臀等部位的凍傷。

養尊處、不運動

秋冬季節經常呆在室內養尊處優又缺乏運動, 長期缺乏運動, 內臟產生熱量少。 但運動時肌肉產生熱量快又多。 同時, 運動時人體血液迴圈加速, 改善末肢器官畏寒現象。

貧血

女性與兒童是貧血的高發人群, 貧血出現的頭暈、乏力、畏寒、皮膚乾燥等常容易與怕冷現象混淆。 對於這類現象不能憑感覺判斷, 最好能進行體檢, 因病服藥或調理。

減肥過度

人體的脂肪層有類似動物皮毛的作用, 即保暖作用。 過度的減肥追求骨感美, 導致脂肪層太薄, 自然也會容易怕冷, 過度消瘦甚至容易骨折。

不吃碳水化合物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與脂肪、蛋白質比較而言, 更容易轉變為熱量。 長期不吃主食, 身體容易熱量缺乏而出現怕冷現象,

甚至抵抗力下降, 易生病。

喝酒

“喝酒可驅寒”是一個認識誤區, 酒精容易導致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 加快熱量的散失, 同時酒精會麻痹中樞神經系統, 降低人體感知外界的冷熱刺激, 反而易凍傷、感冒。

所以, 秋冬季節怕冷與不良的減肥習慣、飲酒習慣以及認識誤區有關。 那麼, 除了添加衣物, 該如何改善怕冷現象呢?

秋冬禦寒方法

常做有氧運動。 散步、跳繩、慢跑等, 可以促進身體各個部位運動, 鍛煉肌肉產生熱量。

多搓手腳。 經常搓手腳可以加速肢體末梢的血液迴圈, 可防凍瘡。

泡腳、熱水浴。 加速血液迴圈, 以及改善寒冷引起的頭痛、關節痛等。

穿棉襪睡覺。 秋冬季節最容易發生手腳畏寒現象, 穿棉襪睡覺可驅寒,

又可避免腳部過分乾燥。

秋冬季節怕冷不僅僅是氣血不足引起, 還有不良習慣。 除了飲食上注意進補之外, 可以多運動、多泡腳來驅寒防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