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過少
月經週期正常, 月經量明顯減少, 或行經時間不足2天, 甚或點滴即淨者, 稱為“月經過少”。 又稱“經水澀少”、“經水少”、“經量過少”。 一般認為月經量少於20ml為月經過少。
本病發病機理有虛有實。 虛者多因精虧血少, 沖任血海虧虛, 經血乏源;實者多有瘀血內停, 或痰濕內生, 痰瘀阻滯沖任血海, 血行不暢發為月經過少。 臨床以腎虛、血虛、血瘀、痰濕為多見。
腎虛證
證候:經量素少或漸少, 色黯淡, 質稀;腰酸膝軟, 足跟痛, 頭暈耳鳴, 或小腹冷, 或夜尿多;舌淡, 脈沉弱或沉遲。
治法:補腎益精, 養血調經。
方藥:歸腎丸加減。
常用藥:菟絲子、杜仲補益腎氣;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滋腎養肝;山藥、茯苓健脾和中;當歸補血調經。
血虛證
證候:經來血量漸少, 或點滴即淨, 色淡, 質稀, 伴小腹隱痛, 頭暈眼花, 心悸怔忡, 面色萎黃;舌淡紅, 脈細。
治法:養血益氣調經。
方藥:滋血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山藥、黃芪、茯苓益氣健脾, 以滋氣血生化之源, 使氣升血長;四物湯補營養血調經。 氣充血足則經自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