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排心火毒、熱毒、血毒
炎炎夏日, 對應的是心, 排心火毒最重要。 心火旺表現為口舌生瘡、心煩、失眠, 應該多吃點苦味食物, 如苦菜、苦瓜;也可用竹葉5克或蓮子心2~3克泡水喝, 目的是通過小腸經利尿, 將火排出去。 需注意的是, 竹葉、蓮子心的寒性大, 不能喝太多, 以免傷到脾胃。 平時可按摩少府穴(握拳時, 小指尖所指處)、神門穴(即手腕內側皺紋的小指一側), 也有效果。 一天之中, 心經的“值班時間”在午時, 因此每天中午小睡一會兒有助於降心火。
夏天氣溫高、日頭毒, 灼熱之下人容易積累熱毒, 表現為心煩、出汗、小便少等,
一到夏天, 人們愛在外就餐, 經常在街邊、大排檔就把晚飯解決了。 平時吃得太雜、太亂, 攝入了太多食品添加劑, 就會在身體裡積累血毒, 出現頭昏、噁心等症狀, 這些都是輕微中毒的表現, 尤其是肝臟解毒功能差的人, 就更明顯。 建議多吃葡萄、西瓜、綠豆、綠茶等來解毒。 平時還可以按摩少府穴。
長夏:排濕毒、脾胃毒、汗毒、蟲毒
長夏, 就是仲夏時節, 暑熱和雨霧交織, 潮濕的空氣加上持續高溫, 人幾乎天天在“蒸桑拿”, 這樣的季節最重要的是排濕毒。 濕毒重的人, 感覺噁心、苔膩、口氣重、食欲差、大便不爽, 應多喝絲瓜湯、冬瓜湯、薏仁粥、綠豆湯。 如果噁心嚴重, 可以將薄荷、生薑涼拌著吃, 如果還不行要用藿香正氣水。
長夏對應的臟腑是脾胃, 排脾胃的毒也很重要。 仲夏季節濕氣重, 若吃得太多太好, 體內易形成濕熱, 表現為嚴重的口臭、大便臭且不爽。 這時要吃利濕的食物, 綠豆湯、青菜最好。 可按摩足三裡(外膝眼下三寸)、豐隆穴(位於外踝尖上八寸)。 脾胃“值班時間”在上午, 一般7~9點, 可在早飯後用山楂、陳皮、薏仁泡水喝, 有助於消食化濕。
炎熱的天氣裡, 人稍微一活動就會大汗淋漓, 此時排汗對身體是好事, 如果汗排不出來, 積累在體內, 反倒變成一種毒。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的白領一族最要注意。 排汗毒的方法包括適當運動、洗溫水澡、泡溫水浴, 也可以適當吃點辛辣的食物, 幫助身體把汗發出來。
長夏還是排蟲毒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