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乙肝疫苗如何接種 哪些情況不能接種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 很多兒童小的時候都會接種乙肝疫苗。 因為乙肝是兒童的多發病, 唯一能避免的就是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之後, 孩子就會產生一種乙肝抗體。 抵抗乙肝病毒的侵害。

乙肝疫苗是一種用於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 疫苗接種以後可以刺激免疫系統, 產生保護作用。 乙肝病毒一出現, 抗體就會立刻起作用, 將它消除, 阻止感染, 而且不傷害肝臟。 這樣人體就具有了預防乙肝的免疫力, 從而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乙肝接種的方法都有哪些?

被動免疫:

對乙型肝炎的准媽媽所生的小寶寶,

在小寶寶出世以後一天之內、3月、6月各注射一次乙型肝炎人類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 劑量為0.5~1ml, 70%~8%可獲保護。

主動免疫:

對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陽性的准媽媽所生的小寶寶, 于生後一天之內(或7天內)、1月、6月各接種一次乙肝疫苗, 血漿疫苗每次20~30μg, 基因疫苗5μg。

聯合注射:

HBIG干擾疫苗的自動免疫反應不明顯, 僅用疫苗注射時其保護率為80%~95%, 但部分小寶寶, 尤其e抗原陽性新媽媽所生的嬰兒, 至少30%會成為表面抗原攜帶者。 因而目前趨向于應用乙型肝炎疫苗與HBIG聯合注射的方法, 以提高嬰兒保護率(達85%~95%)。 使用方法如下:

①HBIG0.5ml, 小寶寶出世後後24小時內肌肉注射;

②乙型肝炎疫苗0.5ml(基因疫苗5μg)與HBIG同時注射, 或小寶寶出世後後7天內在另側肌肉注射,

此後1、6月時再各注射一次。 3~5年進行一劑疫苗(基因疫苗5μg)加強接種。

對大小三陽新媽媽所生的小寶寶 應儘量採用聯合注射的方法進行預防接種, 以盡可能減少乙肝感染。

乙肝疫苗的接種程式

如果沒有感染乙肝, 就要儘快做好全程免疫接種。

目前一般是按0-1-6的方法注射, 也就是第一針注射後1個月內接種第二針, 然後6個月後接種第三針。 0-1-2的接種方法現在接種的比較少了。

如果已經感染乙肝, 那麼再注射疫苗就沒有效果了, 因為疫苗只有預防作用, 沒有治療作用。

如果曾經注射過疫苗, 並且產生了抗體, 如果覺得抗體會隨著時間減弱, 那麼就有必要在成功接種的5年內考慮再次接種加強針。

目前國內已經實現了對新生兒免費全程接種乙肝疫苗,

成年人一般都是要付費的, 各地防疫部門都可以進行乙肝疫苗接種, 費用大概五十左右。 全程接種後1-2個月應該複查乙肝兩對半。

乙肝疫苗的接種禁忌

1、發燒和感冒患者, 暫時性的不能接種乙肝疫苗。

2、如果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 嬰幼兒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3、乙肝疫苗不能和其他同類疫苗同時注射, 比如流腦疫苗、脊髓灰質疫苗、乙腦疫苗等。

4、不可以空腹接種乙肝疫苗。 另外, 患有皮炎或者化膿性皮膚病者, 也不可以接種乙肝疫苗。

有以下情況的都不可以接種:

1、未接受過治療的結核病患者, 結核病特別會影響到細胞性免疫功能, 所以若未經治療時, 不適於接種任何疫苗。

2、在發燒時不建議接種疫苗,

是怕分不清病因是因何引起的, 因為有些疫苗在接種完, 也是會有發燒出現的, 但不需要治療, 過一兩天自己就會好, 而如果 是感冒造成的發燒, 那麼就有必要進行治療, 所以發燒時是不能接種的。

3、對於同樣疫苗曾有過嚴重反應, 所謂的嚴重反應, 指的是可能危及生命, 或者會引起永久性後遺症的反應, 例如過敏性休克, 這其中以百日咳疫苗的副作用特別常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