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吃什麼好?新生兒出現黃疸情況是一個比較大概率的事件, 新手媽媽們對此也很注意。 當寶寶得了黃疸之後, 除了積極治療, 在飲食配合上應該注意什麼呢?
新生兒黃疸推薦五款食療方
1、茵陳鯽魚湯
食材:茵陳30克, 鯽魚300克, 蔥末5克, 薑片5克。 鹽3克, 料酒10克, 植物油20克。
步驟:
鍋內倒入適量清水, 放入洗淨的茵陳, 大火煮開後, 改用小火煮約20分鐘, 去渣取汁備用。
將鯽魚去鱗、鰓、內臟, 洗淨;在魚身上劃上花紋, 抹上少許鹽和料酒, 醃制片刻。
炒鍋加油燒熱, 將鯽魚入鍋, 煎至兩面金黃。
將茵陳汁倒入鍋內, 放入薑片,
推薦理由:退黃疸、清濕熱、健脾和胃。
2、蘋果燕麥糊
食材:蘋果半個、牛奶220毫升、燕麥60克。
步驟:
將蘋果洗乾淨, 切成塊。
將蘋果塊、燕麥、牛奶一起放入攪拌機。
打成糊。
再放進微波爐裡加熱一下, 中火1-2分鐘即可。
推薦理由:蘋果和麥片都是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 是能增加人體腸道的良好益菌。 蘋果的纖維、果膠、抗氧化物等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並提高好膽固醇含量, 所以每天吃一兩個蘋果不容易得心臟病。
3、蒲公英稠米湯
食材:取鮮蒲公英500克, 稠米湯200毫升。
步驟:將鮮蒲公英搗爛後, 用潔淨紗布包裹, 絞壓取汁, 對入米湯中, 攪拌均勻。 早晚兩次分服;或當飲料, 分數次飲用。
推薦理由:可清熱解毒,
4、胡蘿蔔山藥粥
食材:排骨適量、山藥30克、胡蘿蔔30克、稀飯30克、薑適量、鹽適量。
步驟:
胡蘿蔔切塊。
排骨過水, 去味去血水, 燒好熱水入生薑備用, 放入已過水的排骨, 加入食鹽, 大火燒開後, 轉文火慢燉30分鐘左右。
加入山藥, 胡蘿蔔。
燉煮15分鐘。
取山藥胡蘿蔔搗爛。
備好白米稀飯一小碗。 加入稀飯, 視情況加入些排骨湯, 煮開。 攪拌均勻即可。
推薦理由:排骨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 胡蘿蔔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
5、蘆筍玉米須粥
食材:取蘆筍 50克 , 玉米須200克 , 薏芯仁 50克 , 粳米 50克。
步驟:先將鮮蘆筍、玉米須洗淨 , 與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鍋 , 快火煮沸後 , 改用小火煨煮 30分鐘 ,
推薦理由:此粥具有清熱利濕 , 健脾退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