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讓不少人飽受失眠困擾。 醫生開藥後, 許多人發現症狀並沒有得到明顯的緩解, 甚至長期吃也沒有好轉。 這很可能和用藥方式不對有關, 安眠藥應當按需使用, 該停就停。
失眠症狀改善應逐漸停藥。 在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的前提下, 如果以迅速緩解症狀為目的, 只需要臨時或間斷用藥, 藥物的種類應根據病情確定。 急性失眠應早期藥物治療, 亞急性失眠應早期藥物治療聯合認知-行為治療, 慢性失眠建議諮詢臨床醫生, 在其指導下, 睡眠得到改善後逐漸停藥。 藥物治療失眠的前幾周一般採用持續治療,
此外, 患者還應根據自身的睡眠狀況和需要用藥。 對於需要長期藥物治療的患者, 從安全性角度考慮, 提倡間斷性用藥, 目前還沒有固定的間斷治療模式, 建議諮詢醫生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按需用藥”的原則是根據患者白天的工作情況和夜間的睡眠需求, 考慮使用半衰期短(代謝較快)的安眠藥。 具體方法是:預期入睡困難時, 上床前15分鐘服用;根據夜間睡眠時間的需求, 上床30分鐘後仍不能入睡時, 或比通常起床時間早5個小時醒來, 無法再次入睡時服用;根據活動的需求,
老人等特殊人群服安眠藥期間, 應注意觀察服藥次日清晨醒後的藥物延續作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尤其是妊娠開始3個月及分娩前3個月禁用。 更年期(圍絕經期)婦女, 應首先排除影響睡眠的常見病, 如抑鬱、焦慮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 服安眠藥期間最好不要開車和進行其他精細工作。
需要強調的是, 在服安眠藥前後12小時內, 應禁止飲酒, 以免酒精強化安眠藥對呼吸中樞的抑制作用, 影響正常呼吸。
99藥劑師溫馨提示睡眠不好的人平常補充些褪黑素可説明調節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