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天中最該喝水的時刻

炎炎夏日, 飲水成了每日重要之事。 可日常生活中, 大多數人覺得, 喝水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拿起杯子“咕嘟咕嘟”一杯水下肚不就完了嗎?其實, 喝水的學問遠不止這些。 水喝不對了不但不能補養, 還可能成了毒藥。

什麼時候喝水最好:

起床後:早晨起床後適量多飲些水, 可補償夜間水分的消耗, 對預防高血壓、腦溢血、腦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餐前約1個小時:餐前約1小時空腹喝水, 可使水分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 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 保證分泌必要的、足夠的消化液, 來促進食欲, 幫助消化吸收,

同時可以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 還可以避免臨睡前口渴飲水, 導致起夜、第二天眼睛腫等。

上午、下午工作間休:工作期間喝水, 可以補充由於工作流汗及經尿排出的水分, 而且體內囤積的廢物也會因此順利排出。

晚上睡前:睡前不能喝太多水, 否則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 但也不能不喝水, 應該抿兩口再睡覺。 因為當人熟睡時, 體內水分丟失, 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 血液黏稠度變高。 臨睡前適當喝點水, 可以緩解該現象, 從而降低發生腦血栓的風險。 此外, 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 感覺口渴需馬上喝幾口。

生病時:便秘的人應特別注意汲取足夠水分, 多喝水可以刺激腸的蠕動並軟化大便。 感冒發燒時多喝水,

能促使身體散熱。 膀胱炎患者要比平常喝更多水, 使尿量增多, 增加沖洗流通量, 緩解炎症。

開空調半小時後:空調房內空氣乾燥, 容易造成人體水分流失, 鼻腔等處黏膜過幹, 甚至引發支氣管炎。 因此, 在空調房逗留超過半小時以後, 就要及時補充水分, 白開水、礦泉水、檸檬水等即可, 水溫以40℃左右為宜。

洗澡後:洗完澡, 很多人常常覺得渴, 端起一杯水一飲而盡。 殊不知, 洗熱水澡後, 身體受熱血管擴張, 血流量增加, 心臟跳動會比平時快些, 喝太快會對健康不利, 尤其是老人, 應該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溫水。

對於喝水, 人們有很多習慣。 這些常見的習慣究竟是對還是錯?

口渴的時候才喝水——于康表示, 口渴其實是人體缺水相當嚴重時發出的信號。

口渴之前, 人體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處於缺水狀態。 如果從預防身體缺水的角度出發, 人們最好經常進行預防性喝水, 每2到3小時飲一次。

口渴之後“咕咚咕咚”使勁兒喝——人在口渴的時候喝水要儘量不急不緩, 分若干次將足量的水飲下。 如果一次大量飲水超過二三百毫升, 容易出現水中毒。

運動之前不喝水, 預防胃下垂——夏天人們喜歡從事體育運動, 適量科學地補水顯得尤為重要。 一些人覺得運動前喝水容易導致胃下垂, 故而採取運動後大量補水的做法。 于康表示, 運動後補水容易讓心臟負擔加大, 所以並不足取。 人們最好在運動前補充100到200毫升的水, 用以儲備。

運動或高溫出汗以後喜歡喝冰水、吃冷飲——這種做法看似痛快,

但是實際上會讓胃腸道遇冷而突然產生痙攣, 因此不足取。

喝熱茶才能體會出別樣的茶香——有一部分喜歡喝茶的人對趁熱喝茶情有獨鍾, 甚至覺得有些發燙的茶湯才能呈現出真正的茶香。 其實, 這樣做容易讓食道和消化道遭受物理損傷, 誘發炎症甚至食管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