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是指非正餐所吃的食物和飲料, 吃零食是兒童常見的行為, 無法避免。
零食可作為正餐以外能量和營養素的補充管道, 在一天的能量及營養素攝入中占一定地位, 不應簡單粗暴的禁止兒童吃零食, 而應正確引導, 讓兒童既能享受零食的了卻, 又能獲得營養補充。
首先, 吃零食應有適當時間。 零食應在兩次正餐之間吃, 如上午10時或午睡後。 離下一頓就餐時間不可太近, 以免影響下一頓正餐的正餐食欲及消化吸收功能。 不少有條件的中小學, 在上午10時採用課間餐, 不僅使學生學習效果好, 身體素質也有所提高。
第二零食的品種很重要, 除水果、堅果外, 要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 如牛奶、豆漿、乳製品、豆製品、雞蛋、牛肉幹、魚片乾等。 不應該總是吃營養價值較低, 味道鮮美但提供熱量的加工食品, 如餅乾、速食麵、膨化食品、糖果、蜜餞、巧克力、冷凍、甜品、果凍、果汁、碳酸飲料等。 至於一些會飽和脂肪或者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為西點、蛋糕、含鈉鹽較高的醃制食品、含變質蛋白質的熏烤食物,
我們應該有這樣一個概念, 一是不能一概反對吃零食。 二是吃零食要適時、適量。 三是吃零食也要講究營養, 不能只圖解饞。 另外吃零食一定要注意衛生, 防止病從口入。 由於吃零食往往“隨手捏來”最容易由於手不乾淨或者食品不潔而引起肝炎、腹瀉等疾病。
怎樣杜絕孩子過多吃零食?
1. 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
A. 定時定量吃好正餐:給孩子適量飯菜, 堅持每餐吃些。 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多吃, 更不能依著孩子愛吃多少就吃多少, 一頓飽一頓饑, 然後用零食填補, 這樣會影響下一頓食欲, 同時會養成孩子任性、浪費的不良習慣。
B. 飯菜要多樣、平衡、適度。 葷素搭配、粗細結合, 孩子飯菜儘量色香味俱全,
C. 吃飯要細嚼慢嚥。 有些家長脾氣急躁, 強行給孩子餵飯, 這是不對的。
D. 指導孩子不要偏食、挑食。
E. 不要讓孩子喝大量碳酸飲料, 特別是可樂型飲料。 因為磷含量高, 過量飲用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 造成發育遲緩, 而應讓孩子多喝白開水。
F. 為孩子吃飯創造溫馨環境, 不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在飯桌上訓斥、打罵孩子, 其結果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氣氛, 令孩子形成不良的條件反射, 甚至造成極強的逆反心理,
孩子小孩被表揚, 爸媽不妨多準備幾頂“高帽子”。 若孩子吃飯表現好, 爸媽可通過獎勵辦法。 當然這種獎勵不應是獎食品, 而是孩子喜歡接受的如買圖書、講故事、買玩具或週末全家去公園, 但這些表揚一定要兌現。
以下零食中的幾大“頭號殺手”
1. 薯片:其營養價值低, 還有大量脂肪和能量, 多吃破壞食欲容易導致肥胖。
2. 果凍:市場上的果凍基本成分是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卡粒膠。 基本上不含果汁, 其甜味來自糖精, 而香味則來自人工香精。
3. 快鹵面:脂肪含量高, 營養價值比較低, 多吃不利飲食平衡
4. 餅乾:源于高能量、高脂肪食品、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少。 多吃不利飲食平衡, 也 導致肥胖。
5. 泡泡糖、口香糖:營養價值幾乎是零。 一些產品含有大量防腐劑, 人工甜味劑, 特別是品質低劣的次品, 對孩子健康損害更大。
6. 膨化食品、營養尚可, 但含有大量色素、香精、防腐劑、人工光甜味劑、賦形劑等食品添加劑, 多吃不利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