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該疾病, 傳染性強, 發病快, 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嚴重不便, 如果不加以重視, 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會引發更嚴重的肝硬化, 肝癌等病症, 那麼, 治療病毒型肝炎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吧。
病毒性肝炎一般可按中醫傳統分為黃疸和無黃疸兩大類, 黃疸又分為陽黃和陰黃進行診治, 但需重視分析中醫病機, 強調辨證論治。
急性病毒性肝炎:不論黃疸型還是無黃疸型, 其病因多為濕熱蘊鬱, 清熱利濕選用藥物:茵陳、虎杖、龍膽草、蒲公英、車前草、梔子、板蘭根、大黃、黃芩、苦參、馬蘭根等。
調氣活血選用藥物:郁金、柴胡、香附、川楝子、陳皮、大腹皮、澤蘭、丹參、赤芍等。 根據上述治則結合病例選藥組方, 熱偏重者可參考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東加減化裁, 濕偏重者可參考茵陳四苓散、三仁東加減化裁。 瘀膽型肝炎多與濕熱瘀阻肝膽失泄有關, 一般亦按陽黃治療, 在下述治則基礎上重用消瘀利膽法。
慢性遷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
其病機比較複雜、常由濕熱病邪蘊結不解、日久傷及臟腑和氣血, 導致衰退性變化和失調性變化。 衰退性變化可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和陰陽兩虛、氣血兩虛等不同。 失調性變化則多為氣血失調、脾胃不和、心腎不交等。
中藥療法和西藥療法比較, 毒副作用相對來較小, 但是藥效顯得緩慢一些, 對於一些腸胃不好, 西藥反應比較大的患者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患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 早日治癒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