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警惕:低血壓或心脾腎氣血陰陽不足

高血壓大家都知道, 可是低血壓呢, 經常忽略低血壓的存在。 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 而備受重視, 且高血壓的標準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明確規定, 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 一般認為成年人肢動脈血壓低於 12/8 kPa(90/60 mmHg)即為低血壓。

基本上, 血壓是人體維持血液迴圈的原動力, 由心臟收縮力的強弱、血液量的多寡及血管壁的阻力來決定血壓的高低, 因此, 正常人的血壓都差不多, 但姿勢性、症狀性等因素所引起的低血壓, 就有接受治療的必要性。

姿勢性低血壓患者在臥位、下蹲位突然變成直立後,

或長時間站立時就會引起低血壓, 病因在中樞性或末梢性血管系統障礙;體質性低血壓與體質瘦弱有關, 一般多見於中年女性, 患者沒有自覺症狀, 只是容易疲勞而己, 不必治療;至於症狀性低血壓則是受到某些疾病或藥物所引起。

根據低血壓的臨床表現, 類似中醫的眩暈、虛勞、暈厥等範疇。 中醫認為, 這是心脾腎三髒氣血陰陽不足所致, 且以慢性虛證為主, 依據傳統中醫辨證, 以心脾腎三髒氣虛或陽虛為主要病因, 且往往三髒的症狀經常參雜互見, 主要辨別方式為虛者是以哪一個臟腑為主。

例如心氣虛患者容易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少氣懶言、臉色蒼白等症狀, 治宜益心氣、滋心陰;脾陽虛患者容易出現身體消瘦、沒有足夠的力氣、胃口不好、腹脹、便溏及中氣下陷等症狀,

治宜健脾助運。

腎虛患者通常會有眩暈、眼睛看東西看不清楚、腰膝酸軟、精神疲勞、健忘、身寒肢冷, 治宜溫補腎陽。

建議低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應注意預防與護理, 但如果症狀嚴重還是要接受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