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肝炎病人都會伴有黃疸的出現, 尤其是病毒性肝炎, 是什麼原因導致其出現黃疸的呢, 我們不妨從黃疸形成的機理進行分析, 以方便廣大患者認清黃疸, 消除心頭疑慮。
膽汁成分中有種物質叫做血紅素, 肝臟在其代謝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衰老紅細胞分解形成的間接膽紅素隨血液迴圈運到肝細胞表面, 肝細胞膜上的微絨毛將其攝取, 進入肝細胞內, 與某種特定蛋白固定結合後送至光面內質網中, 靠其中的葡萄糖醛酸基移換酶的催化作用, 使間接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成直接膽紅素(色素Ⅰ、Ⅱ混合物),
作為肝炎患者, 其肝細胞早已成為各種病毒侵襲的靶子和複製繁殖的基地, 在機體免疫的參與下, 肝臟大量細胞徹底減退, 受損細胞壞死, 致部分直接、間接膽紅素反流入血。 血液中增高的膽紅素把眼鞏膜和全身皮膚染黃, 形成黃疸。
明白了其機理之後就不必過分擔心, 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隨著肝炎的康復, 一切症狀都會減輕乃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