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的扶正與祛邪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與邪氣鬥爭的過程。 正氣充沛, 則人體有抗病能力, 疾病就會減少或不發生;若正氣不足, 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 因此, 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 扶助正氣, 祛除邪氣, 使疾病向痊癒的方向轉化。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藥物或其它方法, 以增加體質, 提高抗病能力, 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 是《內經》“虛則補之”的運用。 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 有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的方法。

祛邪:就是祛除體內的邪氣, 達到邪去正複的目的。

適用於邪氣為主的疾病, 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 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 而有發表、攻下、清解、消導等不同方法。

臨床運用扶正祛邪這一原則, 要認真細緻地觀察邪正消長的盛衰情況, 根據正邪雙方在疾病過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 分清主次、先後、靈活地運用。

單純扶正僅適用於正虛為主者;單純祛邪僅適用于邪盛為主者;先祛邪後扶正則適用于邪盛而正不甚虛者;先扶正後祛邪則適用於正虛而邪不甚者;扶正與祛邪並用則適用於正虛邪實者, 即所謂“攻補兼施”, 當然亦需分清是虛多實少, 還是實多虛少。 若虛多則扶正為主, 兼以祛邪, 實多則又以祛邪為主, 兼以扶正。

總之, 要以“扶正不留邪, 祛邪不傷正”為原則。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