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靜脈分流術用於治療頑固性腹水, 由於易出現分流管閉塞、繼發性腹膜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發熱、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多種併發症, 僅適用於不能實施治療性大量腹腔穿刺抽腹水、肝移植及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的肝腹水患者。
分流管閉塞:腹腔-靜脈分流術中分流管周圍有纖維蛋白沉積、上腔靜脈血栓形成, 或由於瓣膜內纖維蛋白沉積可導致分流管閉塞, 是腹腔-靜脈分流術最常見的併發症。
繼發性腹膜炎:腹腔-靜脈分流術引起的醫源性創傷可使含有細菌和毒素的消化道內容物流入腹腔,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腹水中存在的促凝血酶原激酶、啟動的凝血因數、內毒素、血漿纖維蛋白溶酶原啟動物及纖維蛋白裂解產物等大量進入血流後可促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多數患者僅表現為實驗室DIC參數的改變, 少數患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
發熱:腹腔-靜脈分流術後第一天患者常出現無法解釋的發熱, 體溫在37.5-39℃之間, 可無任何感染證據, 3-5天可自行緩解。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腹腔-靜脈分流術可使心輸出量增加、血漿容量擴張, 易引起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