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後天氣逐漸變涼, 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對胃腸道產生刺激, 致使胃病復發。 秋季正是養胃的好時機, 養好了胃可以輕鬆地度過漫長冬季。 為此, 你需要記住下面的養胃時間表。
7:00喝杯溫開水。 可以濕潤口腔、食管、胃黏膜, 沖刷附著於黏膜的黏液和膽汁, 促進胃腸蠕動, 為進餐做好準備。 還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但不宜過多飲水, 約100毫升即 可, 以免沖淡胃酸, 影響消化。 不宜喝涼水, 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 還可以練習叩齒100下, 或者張嘴、舌尖抵住前齶(上牙堂前部), 有助唾液分泌, 而唾液中 含有的澱粉酶可助消化。
7:30早餐不能省。 研究表明, 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 還易導致低血糖、記憶力下降, 增加膽結石患病風險。 一份好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等。 此外, 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 吃的速度不宜過快, 如果時間允許, 可以持續20~30分鐘。
10:00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中工作, 小歇片刻, 做一些簡單的肢體放鬆運動, 有助於早餐消化。 順便喝點水或吃點水果, 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稀釋血液、促進血液迴圈和代謝廢物排出。
11:30午餐補蛋白。 午餐應注意補充優質蛋白, 比如瘦肉、魚類、豆製品。 冬季午飯前可以喝點湯, 因為在食物比較幹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
13:00打盹兒助消化。 如果有時間最好能美美地睡個午覺, 只要半個小時, 就能讓大腦得到休息, 多分些迴圈中的血液去供應胃腸道, 以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但最好別趴在桌上午睡, 以免壓迫腹部, 造成胃腸脹氣。
17:30晚餐宜清淡。 進食量以七分飽為好, 並注意補充雜糧和新鮮蔬菜。 因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迴圈都比白天慢, 胃腸運動也會減慢, 如果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易使血脂高, 使血流更緩慢, 不但易導致消化不良、肥胖, 還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19:00散步防受寒。 飯後儘量不要躺著或久坐, 可散散步、做做運動, 但應注意, 餐後半小時內最好別做劇烈運動。 此外, 由於胃靠近腹壁, 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週邊包裹, 容易受涼。 因此, 在冬季外出散步、鍛煉身體時, 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運動時護好腰腹。 尤其是老年人、體質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
養胃有三寶 大家可常吃
茯苓 味甘、淡、性平, 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能除濕利水, 還有抗衰老的作用。 除了最常見的茯苓餅, 還可以將茯苓打磨成粉後放入粥中食用, 或拌蜂蜜後抹到糕點上蒸熟食用。
蓮子 藥性平和, 味道稍微有點甘甜,
芡實 又名雞頭米, 性平, 味道甜澀, 是補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 同時還有固津的作用它與蓮子的功效相似, 只不過它的收斂作用比蓮子強。 如果脾胃虛弱拉肚子, 芡實還有助止瀉。 由於芡實較硬, 應該長時間熬煮, 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