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白領養生>正文

眼神多交流,合作就順利

美國19世紀著名哲學家勞夫·沃爾多·愛默生曾說:“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 不需要字典, 卻能夠從眼睛的語言中瞭解整個世界。 ”也因此, 在交往中, 眼神的交流就顯得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發現在交流中, 語言所占比重為7%, 聲調占了37%, 而眼神和肢體動作所占比重卻高達56%, 其中, 眼神是最重要的交流武器。

眼神交流是本能

為證明眼神的力量, 讓我們先看一個特殊的例子。 2007年6月22日開幕的第二屆世界聾人籃球錦標賽中, 儘管無法進行語言交流, 運動員們僅通過手勢和眼神就給觀眾送上了一場場精彩的比賽。

這個例子雖然極端, 卻反映出眼神在合作中的作用。

眼神能讓人們更好地協作, 這其實是人類本能的心理反應。 心理學家發現, 嬰兒在學會說話之前, 便會追隨他人的目光, 和父母進行眼神交流。 當大人將目光投向天花板, 嬰兒也會跟著看同一個方向。 這是因為他們知道, 每次追隨父母的眼神, 自己就會發現一些新奇的東西。 可見, 人類從嬰兒時代起, 就懂得眼神交流或許能帶來某些好處。

從進化心理學上分析, 我們可以用“目光協作假說”來解釋這一現象。 人類誕生後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無聲”時期。 在這個階段, 作為新生的人類,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整個種群能生存下去。 此時, 相互協作自然成了不二的選擇。

例如, 一個人面對兇猛的野獸, 正感到有心無力時, 看到同伴就在周圍。 他們雖然沒有語言可供交流, 卻可以用眼神示意同伴如何圍攻野獸。 久而久之人們發現, 如果同伴能夠明確自己眼神的方向, 將幫助他們判斷自己正在看什麼或計畫什麼, 這可以讓協作更加順暢, 成功的幾率也大大增加。 正因如此, 眼神交流就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傳承下來了。

喜歡是合作的前提

英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 當表示喜歡對方時, 眼睛會熠熠有神, 瞳孔也會放大。 於是, 在人際交流中就出現了“看—喜歡”的原則, 即喜歡誰就會對誰多看幾眼;同時, 這個原則又是雙向的, 即說者對聽者注視時間長, 反過來聽者也會更多地注視說者, 並對其產生好感。

有了喜歡做前提, 合作起來就不那麼難了。

例如在培養行銷人員的課程中, 培訓師都會告訴學員們, 一張巧嘴固然能說得人心動, 但眼神的交流往往更能在短時間內讓對方接受你的遊說。 根據“看—喜歡”的原則, 我們假定你拜訪客戶時, 用真誠的眼神和他對視, 就會讓對方感覺你懂得尊重他人、誠實可靠, 對你的好感也會隨之增加。 同時, 他的心理變化也會通過眼神回饋給你, 你會因此受到鼓勵, 更願意和他進一步溝通。

眼神交流需有度

雖然我們知道眼神交流能讓合作更順暢, 但肆無忌憚地注視對方也會適得其反。 一般認為, 直視對方的眼睛是不禮貌的, 專家建議交流時以望著對方眉心位置, 或眼睛下方為宜。

交談時, 我們可以在這幾處之間適時轉移視線, 這樣既不直接對視, 又能被理解為關注對方。

另外, 雖然目光交流很難量化, 但心理學家的研究還是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他們發現, 人們在傾聽時有75%的時間在注視講者, 而在談話時人們會有41%的時間在注視對方。 而且, 平均每次注視用時2.95秒, 而每次對視的時間是1.1秒。 研究表明, 在這個範圍的目光交流是安全適度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