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不斷, 怕熱的宅男宅女們恨不得天天窩在家裡不出門, 空調、冰箱等家電的使用率因此大大提高。 在享受高科技帶給我們的清涼、方便時, 一些家電病也悄然造訪。
涼爽之餘小心“空調症候群”
炎炎夏日, 被冷氣團團包圍, 雖然很爽快, 然而這畢竟不是自然狀態, 很容易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加入“空調症候群”的病隊中。 室內空氣迴圈使用, 反復過濾後, 空氣中負離子顯著減少而陽離子過多, 不僅影響空氣的清潔度, 同時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久居冷氣房間, 會令人感到頭痛、頭暈、失眠、胃腸不適、乏力身倦,
建議:在不是太熱和太冷的天氣裡, 最好不要使用空調。 如果使用, 要注意定期打開窗戶, 通風換氣, 以調節室內空氣。 室內外溫差一般不要超過 5 ℃, 進入空調室要用毛巾揩幹身上的汗水, 並適當增加衣服。
食品熱加工避免“電冰箱腸炎”
低溫冷凍雖然能抑制和殺滅大多數病菌, 並可使食物保鮮和延長保存時間, 但有些菌類特性是在低溫環境中生長活躍,
建議:在冰箱裡的熟食品最好放在加蓋的容器內;冰箱內的食品應先儲先用, 定期清理;冰箱內不應有水珠凝露, 否則會加速食品變質。 冰箱溫度在 0 ― 10 ℃為宜, 有些家庭為節約電能常將冰箱內溫度控制在 10 ℃左右, 然而偏高溫度更容易使細菌繁殖、生長。
“享受”風扇不均衡致皮膚病
電風扇能加速汗液的蒸發使人涼爽舒適, 但由於風扇轉速恒穩少變, 使氣流和振動按固定的頻率進行, 所以不如自然風溫和。
建議:科學使用風扇, 使用的時間不可過長, 轉速不要太快, 也不要近距離吹。 尤其要注意不要開著電扇睡覺, 實在氣溫過高, 也只能搖頭微風, 並用定時控制。 年老體弱、小兒和久病未愈、感冒、關節炎患者, 盡可能不用電扇。
電腦電視迷防“螢幕病”
學生一族往往趁著暑假長時間地上網、打遊戲、看電視, 緩解平時上學的壓力, 但是由電腦電視引起的視力問題不容忽視。
建議:注意改善電腦室的工作環境, 調整工作光線和電腦顯示終端的清晰度, 必要時給電腦加濾光鏡以及操作者戴保護眼鏡。 收看電視的正常距離應是電視機螢光屏對角線尺寸的七倍以上, 且應定時休息眼睛, 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交叉洗衣易感染“滾筒病”
此種病是由於使用洗衣機不當所致,
建議:口罩、內衣、小手帕、洗臉毛巾等物品, 不能與其他較髒的衣物一塊洗, 最好仍用手工的方法洗。 應將病人, 尤其是傳染病人的衣物分開洗, 病人的衣物應先煮沸消毒後再洗。 為了防止衣服上的病菌傳染, 可在洗澡時, 浴缸裡放置一些能夠清毒、止癢、祛風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