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直腸癌輔助同步放化療最好

儘管本屆大會上直腸癌治療進展的大型隨機分組研究報告較少,但一些前沿研究,如利用各種新技術進行同步加量調強放療(IMRT)和生物標誌物預測放化療療效等揭示了未來研究方向。

隨著2004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關於Ⅱ/Ⅲ期直腸癌術前新輔助同步放化療與術後輔助同步放化療隨機分組研究的發表,新輔助同步放化療已成為Ⅱ/Ⅲ期直腸癌的標準治療手段,與術後同步放化療相比,前者可以進一步降低局部復發率並可能使部分患者得到保留肛門的機會,改善其生活品質。

本屆大會報告了美國放射治療腫瘤學協作組(RTOG)的Ⅱ期臨床研究(RTOG 0012)的長期隨訪結果。

一組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靜脈持續滴注+盆腔超分割放療,另一組接受5-FU靜脈持續滴注+伊立替康+盆腔常規分割放療。

儘管該研究並未顯示兩組在長期生存率、無瘤生存率以及癌症相關死亡率上的差別,但達到pCR者與未達到者相比,可以獲得顯著延長的長期生存期,提示獲得pCR是患者得以長期生存的一項重要預後指標。

為了獲得高pCR率,隨之而來的研究一是關於如何建立一種可靠的預測模式來預測患者是否有可能獲得pCR,二是如何通過加大局部劑量來使患者最大程度地獲得pCR。

預後預測模式

義大利瓦倫蒂尼(Valentini)領導的小組一直致力於Ⅱ/Ⅲ期直腸癌新輔助同步放化療的研究,他們在本屆ASTRO會議上的一篇壁報受到關注。

該研究比較了利用患者的臨床資料(如年齡、性別、臨床T分期、腫瘤長度等)與利用PET/CT結合臨床資料兩種預測模式來預測新輔助同步放化療患者pCR率的不同。 研究顯示,與單純臨床資料預測模式相比,PET/CT+臨床資料可以更好地預測pCR率。 但由於PET/CT的病例數較少(小於100例),有待進一步研究。

同步加量

加大劑量與提高pCR率似乎有著必然的關係,但加大劑量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有區別地加大局部腫瘤劑量,二是在加大劑量的同時,如何有效地降低正常組織的受照射量。

比利時學者利用磁共振顯像(MRI)的彌散加權新技術來指導同步加量。 該研究對接受新輔助放化療的19例患者在放療的分次間,進行了多次彌散加權成像的MRI掃描(如圖),旨在分析彌散加權所顯示的影像在直腸癌分次照射中有無不同,另外根據加權像進行同步加量。

該研究實際上屬於生物IMRT範疇。 儘管該研究未顯示分次間直腸癌彌散加權圖像的明顯變化,但是為直腸癌的生物靶區IMRT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嘗試。

另外,來自美國匹茲堡阿勒格尼(Allegheny)總醫院的一項研究利用PET/CT成像來指導直腸癌術前放化療的腫瘤靶區勾畫,並同時給予同步加量,亦是為了獲得較高的pCR率。

連結 調強放療

IMRT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的主流治療技術,可得到更大局部劑量,同時最大可能減少周圍正常組織的受量,但目前對其是否有益於直腸癌放療的研究較少。

有專家就不同技術在直腸癌中的運用進行了劑量學對比分析,認為與三維適形治療(3D-CRT)相比,IMRT無論在靶區均勻性還是在正常組織保護方面均有顯著提高,但5野與7野IMRT並無顯著差異。

無獨有偶,在今年的會議上,也有研究認為,IMRT與3D-CRT相比,可顯著減少小腸受高劑量射線照射的體積,從而更好地保護正常組織或器官,避免給患者造成嚴重不良反應。
直腸癌的護理

直腸癌術前怎麼護理?

(1)術前1日根據病情行全腸道灌洗, 同時應觀察灌洗效果。

(2)充分的腸道準備, 以增加手術的成功率與安全性。

(3)術前3日給腸道抗生素抑制腸道細菌, 預防術後感染。

(4)術前3日給流質, 術前1日禁食, 以減少糞便和容易清洗腸道。

(5)加強營養,

糾正貧血, 增強機體抵抗力。 儘量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於消化的少渣飲食, 以增加對手術的耐受力。

(6)心理護理:需作永久性人工肛門時, 會給病人帶來生活上不便和精神上的負擔, 應關心病人, 講明手術的必要性, 使其能以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