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症狀不明顯, 常常是間歇性的發作, 所以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視而造成誤診。 那常見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講常見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
一般, 常見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有:
1、心臟生化標誌物的檢查: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是心肌損傷最敏感和特異的指標, 比CPK-MB具有更高的特異性敏感性。 目前認為cTnI或cTnT檢查超過正常範圍提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但是要排除繼發性的其他個別原因。 這是常見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
2、心電學檢查:是最簡單而實用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 常能發現一過性的S-T段的水準或下斜行下移, T波倒置。 重要的是疼痛發作時出現心電圖改變, 而疼痛緩解後心電圖改變也恢復, 這是診斷心絞痛非常有意義的指標。 少數患者可以沒有任何心電圖的改變, 多見於多支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
3、心臟超聲、心臟核素、心臟CT和心臟磁共振檢查等, 可以觀察心肌運動異常, 心功能評價和病因學分析和直接冠狀動脈的檢查。
4、冠狀動脈造影:這也是常見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 可以準確的判定病變範圍, 病變的程度, 病變的類型。 這組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指導進一步的治療和評估預後。
5、其他化驗: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還包括血脂、血糖、尿酸、肝腎功能、血清離子、高敏感CRP有助於對患者的危險因素評估和指導下一步的處理。
以上就是關於常見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檢查方法的介紹,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旦患上不穩定型心絞痛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接受治療, 以免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