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愛吃醬油泡飯、菜湯泡飯、茶泡飯的人可能都聽過一句俗語:“湯泡飯, 嚼不爛”。 可能有人會問, 這湯泡過的飯, 更軟了, 也更容易下嚥了, 挺適合老人孩子吃的, 為什麼會說它“不爛”呢?
其實, 這句話主要是告訴大家, 湯泡飯並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消化, 相反, 長期吃還會導致消化機能減退, 從而引起各種疾病。
研究表明, 人在進食時, 首先會在口腔內進行初步的消化。 堅硬的牙齒如同一部巧妙的“粉碎機”, 將大塊食物切磨成細小顆粒, 同時唾液腺不斷分泌唾液, 舌頭不斷攪拌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
而泡飯則不然, 飯和湯水混在一起, 食物在口腔內還未嚼爛, 就滑到胃裡去了。 食物沒有經過充分咀嚼, 唾液分泌得少, 與食物混合攪拌不均勻, 澱粉酶也會被湯水稀釋。 再加上味覺神經沒有受到應有的刺激, 胃腸道反射性的消化液分泌也有所減少。 因此, 食物的消化將受到影響, 營養也不能完全被吸收。 況且, 未被咀嚼而整粒吞下的飯必將加重胃腸道負擔。
對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 吃泡飯危害更甚。 因為長期食用泡飯不僅妨礙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 還會使咀嚼功能減退, 使咀嚼肌萎縮, 嚴重者還會影響成年後的臉型。 同時, 吃泡飯還容易讓孩子養成囫圇吞棗的不良飲食習慣。
老年人也不應該吃泡飯, 有醫學研究發現, 咀嚼時通過頜關節運動, 可使腦血液迴圈加速, 暢通的血液迴圈又能增強大腦皮質的活化, 從而有利於預防腦萎縮和老年癡呆。 所以, 老年人缺牙齒應及早鑲上, 以恢復咀嚼功能, 不能長期因缺牙而吃泡飯。 這裡還要特別提及的是兩個區別:
第一,
第二, 吃稀飯和泡飯也不同, 因為稀飯質地較細, 經水煮後, 澱粉已分解成容易被胃腸所吸收的糊精, 不會影響消化功能。
總之, 吃泡飯是一種很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論是湯飯、茶泡飯、醬油泡飯都不應該吃。 而且不論吃什麼食物, 都要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