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夏季到了, 炎熱的天氣, 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 很容易就引發食物中毒, 那麼食物中毒怎麼辦?如何判斷是否食物中毒?夏季飲食該注意什麼?哪些食物相克?下面小編做了詳細解答。
夏季飲食防中毒 六類食物不可同食
俗話說:“藥食同源”, “藥補不如食補”。 但進補也要講究科學, 根據中醫“五行”“生、克”規律的學說, 有些食物是不能同時吃的。 若吃, 最好要間隔2小時以上。
1.鯽魚和冬瓜
鯽魚性溫味甘, 能和胃補虛、消腫去毒、利水通乳, 但若與冬瓜同食會使身體脫水。 低血壓、身體虛弱者不宜食用。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2.番茄和魚肉
番茄中的維生素C會對魚肉中的銅元素釋放產生抑制作用。 如番茄燴平魚。
3.大蒜和大蔥
大蒜大蔥都是強烈刺激腸道的食物, 胃腸道有疾患的人食用後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常見菜肴:麻辣四季豆(蔥燒四季豆)。
4.雞肉和芝麻
芝麻能滋補肝腎、養血生津、潤腸通便、烏髮, 但與雞肉同食會中毒, 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常見菜肴如“蔥菇雞塊”。
5.五香茶葉蛋(茶葉+雞蛋)
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酸, 單寧酸能使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 影響吸收利用。
6.白蘿蔔和木耳
如紅白蘿蔔木耳湯。 蘿蔔性平微寒, 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安髒等功效。 但需注意蘿蔔與木耳同食可能會得皮炎。
夏季飲食常識 如何判斷是否食物中毒
夏季是一個食物中毒高發的時期, 由於天氣炎熱, 人們大量飲水, 胃酸濃度被沖稀, 人體第一道天然屏障遭受破壞, 細菌進入腸道, 由於膽汁偏堿, 殺菌力較弱。 人們飲食稍不注意, 就會引發食物中毒症狀。 如何應對夏季食物中毒的情況, 我們一起來看看!
如何判斷是否食物中毒
判斷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條標準:短時間內大量出現相同症狀的病人;有共同的進食史;不吃這種食物不發病;停止供應該種食物後中毒症狀不再出現。 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後4~10小時發病, 高峰期出現在用餐後6小時左右。 食物中毒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不適, 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 一些患者還會腹痛,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為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 也有群體中毒。 其症狀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 往往伴有發燒。 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 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狀。
發生食物中毒如何處理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 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同時, 立即撥打120呼救。 在急救車到來之前, 可以採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
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 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 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復自行催吐,
導瀉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時間較長(超過兩小時), 而且精神較好, 可採用服用瀉藥的方式, 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 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沖服, 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保留食物樣本
由於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 因此, 在發生食物中毒後, 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 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 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 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 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
如何預防夏季食物中毒
控制細菌生長繁殖和產生毒素。
低溫可抑制細菌生長繁殖和產生毒素, 因此冷藏是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最主要的措施。 熟食品在冷藏期間, 做到避光、斷氧及不再受污染, 冷藏效果最好。 一般冷藏溫度<10℃。 另外, 如果無冷藏設備, 可採用鹽醃的辦法, 加8%—10%食鹽醃一下, 攤放在陰涼通風處也可控制細菌繁殖。 加工後的熟肉製品要儘快降溫, 放陰涼通風處。
儘量不要在路邊小攤購買肉製品
以往的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分析表明, 肉製品誘發的食物中毒案例較多。 由於肉類營養多, 不僅人們愛吃, 細菌也易在其中繁殖。 路邊小攤衛生條件差, 肉製品沾染細菌的機會更大, 而且散裝肉製品大多沒有冷藏設備, 保質保鮮時間短,品質根本無法保證。正規商場或專賣店的配套設施完備,可以在那裡放心購買肉製品,而且他們的供貨管道比較固定,即使發生不測,執法部門也能查清來源進行補救。
製作冷拼菜需注意消毒。
夏天,人們喜歡吃冷拼菜即俗稱的涼拌菜,這類菜肴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極有講究,必須要專人在專門的房間使用專門的刀、板切割,蔬菜在製作前必須專門消毒,儲藏時必須用專門的冷藏設備。因為涼菜的特性與熱菜根本不同,混在一起容易變質,而涼菜一般不為人所特別在意,消毒不徹底是常有的事,這就為中毒埋下禍根。
熱菜一定要煮熟蒸透。
這是做菜最基本的道理,但卻最容易被忽視。毋庸諱言,有一些菜確實是七八成熟時味道最好,可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則可能對身體有害。飯菜在被煮熟蒸透後才能殺滅病菌及去除原有的農藥、添加劑等有害含量,才能真正成為可入人口的食物。
切忌過度食用冷飲或者熱食後立即冷食。
這種不良現象在一些青少年當中較常見。有些人在激烈運動後,毫無顧忌地暢飲冷藏汽水,還有人喜愛吃大量的雪糕、冰淇淋,也有人習慣在吃飯後馬上接著吃西瓜等降溫冷食,這些行為都極有可能因冷熱不均刺激腸胃,進而引發拉肚子、胃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雖然一般不會致命,但發作起來著實令患者難以忍受。
總結:綜上所述,夏季養生為了防食物中毒,一定要注意衛生,有些食物會相克,大家一定不要一起吃它們。
保質保鮮時間短,品質根本無法保證。正規商場或專賣店的配套設施完備,可以在那裡放心購買肉製品,而且他們的供貨管道比較固定,即使發生不測,執法部門也能查清來源進行補救。
製作冷拼菜需注意消毒。
夏天,人們喜歡吃冷拼菜即俗稱的涼拌菜,這類菜肴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極有講究,必須要專人在專門的房間使用專門的刀、板切割,蔬菜在製作前必須專門消毒,儲藏時必須用專門的冷藏設備。因為涼菜的特性與熱菜根本不同,混在一起容易變質,而涼菜一般不為人所特別在意,消毒不徹底是常有的事,這就為中毒埋下禍根。
熱菜一定要煮熟蒸透。
這是做菜最基本的道理,但卻最容易被忽視。毋庸諱言,有一些菜確實是七八成熟時味道最好,可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則可能對身體有害。飯菜在被煮熟蒸透後才能殺滅病菌及去除原有的農藥、添加劑等有害含量,才能真正成為可入人口的食物。
切忌過度食用冷飲或者熱食後立即冷食。
這種不良現象在一些青少年當中較常見。有些人在激烈運動後,毫無顧忌地暢飲冷藏汽水,還有人喜愛吃大量的雪糕、冰淇淋,也有人習慣在吃飯後馬上接著吃西瓜等降溫冷食,這些行為都極有可能因冷熱不均刺激腸胃,進而引發拉肚子、胃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雖然一般不會致命,但發作起來著實令患者難以忍受。
總結:綜上所述,夏季養生為了防食物中毒,一定要注意衛生,有些食物會相克,大家一定不要一起吃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