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穴位按摩緩解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 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 除了吃降壓藥以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降血壓呢?今天, 為大家介紹一下穴位按摩治療高血壓的方法, 快來一起學兩招吧。

高血壓的症狀

頭痛。 多發生在後腦部位, 有噁心、嘔吐的症狀, 如果您經常感到頭痛而且是很劇烈的那種, 同時伴有噁心作嘔, 這就很有可能是惡性高血壓的症狀。

頭暈。 頭暈症狀多發生在女性患者的比較多, 這種症狀多發生在突然蹭下或者是起立的時候居多。

耳鳴。 患有高血壓症狀時雙耳會出現耳嗚, 而且持久時間會比較長。

失眠。 當患上高血壓的時候大腦的皮質功能就會出現混亂和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所以很容易就出現入睡困難、睡眠不踏實、經常做惡夢、容易醒過來的情況。

肢體麻木。 一般會出現手指、腳趾出現麻木的情況, 或者是皮膚感覺到有螞蟻在爬行, 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下面就來看看穴位按摩是如何治療高血壓的吧。

穴位按摩緩解高血壓

合穀穴:合谷穴位於手背大拇指與食指指骨的交匯處。 血壓高的人合穀穴的脈絡跳動很強。 這裡是大腸經的通道。 大腸經上有人迎穴等有效治療高血壓病的穴位。 人迎穴雖然位於喉結兩側, 但也是大腸經的通道。 以手上的合穀穴為中心, 從食指指根到手腕的這一區域,

受到刺激後, 可以通過經絡反射, 達到與直接刺激人迎穴同樣的效果。 血管緊張可造成血壓升高, 而刺激合穀穴, 將緩解脖頸血管的緊張度。

後溪穴:後溪穴位於小腸經上。 由於小腸經與脖頸外側到腦後部這一區域相聯通, 所以一旦刺激後溪穴, 就可以達到緩解頸部肌肉緊張的目的, 從而減輕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狀。

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 手掌緊貼百會穴順時針旋轉, 至少旋轉32圈, 可以寧神清腦, 降低血壓。

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底前中1/3的交點, 搓湧泉穴和全腳掌。 可促使氣血暢通, 養肝明目, 溫補腎經, 滋潤腎水, 並且有防治失眠、高血壓的效果。

橋弓穴:橋弓穴位於人體脖子兩側的大筋上,

推拿這個穴位, 能夠使人的心率減慢、血管擴張, 血壓下降。 推拿橋弓穴時只能一側一側地進行, 切不可兩側伴隨推拿, 因為雙側推拿會影響頭部供血, 刺激過強, 容易導致頭暈甚至昏厥。

除此之外, 在生活中高血壓患者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高血壓的日常護理

飲食要三低二高。 飲食可以說是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它對調控血壓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促進康復進程。 高血壓患者要堅持低動物脂肪、低糖、低鹽;多吃高蛋白、高纖維素(蔬菜)的飲食原則。 飲食“三低”原則可避免不良的飲食導致血壓的升高, 而“二高”則是有效降壓的重要飲食方法。

大便通暢。 便秘對血壓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 在生活中許多中老年人深受便秘的危害,

導致血壓升高出現危險, 所以高血壓患者要避免便秘發生。 因為人體在排大便時腹壓升高可以影響血壓, 排便困難的人, 則更明顯。 所以高血壓患者在排便困難時, 可服用一些緩瀉劑。 日常應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 還應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情緒平和。 情緒的劇烈起伏會對血壓形成極大的影響, 導致血壓的急劇上升, 嚴重的會危及到患者生命。 因此, 高血壓患者要想血壓平穩, 就要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態, 穩定的情緒是高血壓治療的一個重要基礎。 有臨床調查發現, 血壓的調節與情緒波動關係非常密切, 對於患高血壓的人, 要有良好的自製能力, 保持情緒的相對穩定。

慎選營養品。

水蛭清多肽卵磷脂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 使血液流變增強, 改善血液迴圈;降低血液粘度, 加強血液流動性, 促進紅細胞功能的恢復。 對於降壓、保持血壓平穩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患了高血壓就要學會科學正確的降壓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