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性低血壓治療方法有哪些?其實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體質瘦弱的女性。 可有家族遺傳史。 病情緩慢而遷延。 臨床表現為頭暈, 頭痛, 視物昏花, 心悸, 氣短, 神疲乏力, 失眠多夢, 面色蒼白等。 血壓長期低於正常值, 收縮壓
一、中藥治療方法:
(一)氣虛陽虛
氣虛可見面色晃白, 頭暈目眩, 少氣懶言, 神疲乏力, 甚則暈厥。 陽虛除氣虛症狀外, 兼有畏寒肢冷、自汗, 脈沉緩或遲而無力, 舌質胖淡舌苔白。
心氣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外, 再加心悸、氣短、胸悶等。 方可選獨參東加減。 經驗方:人參, 蓮子各3錢, 冰糖一兩隔水燉熟, 吃蓮肉喝湯。
脾虛或中氣下陷, 兼有納少, 腹脹, 便溏, 氣短, 乏力等。 方可選補中益氣湯。
腎陽虛有身寒肢冷, 動則氣短, 或五更瀉等。 方可選保元湯, 真武湯, 四逆湯, 金匱腎氣丸, 右歸丸加減。 經驗方:人參2錢(嚼服), 黃精一兩, 枸杞三錢, 肉桂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每日1劑。
(二)氣陰兩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以外, 尚有陰虛表現。 如口幹、五心煩熱、便秘、尿少、乏力, 舌紅苔少脈弦細等症狀。
心氣陰兩虛可見心悸、氣短、胸悶等。 常用生脈飲, 炙甘草湯。 經驗方:黃耆五錢、黨參四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柴胡一錢, 水煎後一日分三次服用。 (有發炎疾病、火氣大、口苦、煩躁、失眠, 屬實症, 非氣陰兩虛者, 不宜服用此方。
腎陰陽兩虛, 常有:頭暈、眼花、耳嗚、耳聾、腰酸、腿軟、神疲、健忘等症狀。
診治參考:
有些報導, 辨證時, 屬氣血雙虧, 用八珍湯、十全大補、人參養榮湯氣虛痰厥頭痛:用半夏天麻白術湯。 脾陽虛痰飲作眩:用苓桂術甘湯。
二、西醫治療方法:
病因治療:因藥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藥劑量。 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藥後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 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藥方法和劑量, 或根據需要改用溫和的降壓藥如複方降壓片、心痛定或中藥等, 必要時可停用降壓藥;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 由臥位站立時注意不要過猛, 或以手扶物, 以防因低血壓引起摔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