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社會對性教育越來越重視, 但家長受傳統觀念影響, 對孩子仍是“談性色變”、難以啟齒。 其實, 兒童性教育特別重要, 小孩子在3歲前性別意識已形成, 這期間家長應進行“潛移默化”的性教育, 如根據性別不同給孩子穿衣服、玩玩具, 讓嬰幼兒形成正確的“心理性別”, 使孩子的心理成長與其自身性別一致。
現在有的父母為了將孩子打扮得可愛, 總是讓男孩穿裙子、紮小辮等, 久而久之將誤導孩子的性別意識, 使孩子患上性別轉換症。
專家說, 現在經常有初中、高中生給他寫信說自己患了“性病”, 整天都想著這事,
專家建議, 孩子14歲前最好知道關於性的所有知識, 因為這段時間正好是孩子的發育期, 適當瞭解能讓他們正確對待自己身體發生的變化, 正確對待“性”, 避免通過網路等其他管道對性產生錯誤的理解, 誘發少年性衝動、性犯罪, 或者產生性壓抑、性心理障礙等, 使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別擔心和孩子談性問題
“小雞雞”這類稱呼不妥對於身體各部位及其功能,
父母性教育的位置無法取代
正確的性觀念和性知識應該由父母告訴孩子, 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你們希望他擁有的價值觀。 在性問題上, 父母首先要與孩子保持平等, 如果家長不能回答或者羞于開口時, 也一定要保持坦誠的態度, 不要故作姿態或遮遮掩掩。
不要和孩子鄭重“談性”談跟性有關的問題父母應該會找機會, 電視、電影、報紙上的新聞, 雜誌上的文章, 只要和性有關的問題就可以見縫插針地說。
女兒初潮前時, 母親要告訴她:你要來月經了身體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心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