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腦中風以後最重要的就是檢查了, 很多的家屬和患者不知道患有這種疾病以後要做哪些的檢查, 到了醫院以後, 滿醫院的跑, 自己累不說, 帶著患者更為不方便了, 那麼, 中風患者需要做的檢查有哪些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腦中風以後要做的檢查項目吧。
1、腦CT掃描:腦CT對出血性中風診斷率為100%, 對缺血性中風的診斷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缺血性中風在發病24小時以後才能顯示清楚。 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 最好等中風發病24小時後再查CT。
2、腦電圖檢查:腦電圖的動態改變對中風預後的判斷有指導意義。
3、血糖、尿糖測定:中風病人的治療和預後, 與其有無糖尿病關係很大, 血糖、尿糖的高低是醫生確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中風急性期空腹血糖超過11.12mmol/L, 即提示其下丘腦損害嚴重, 死亡率較高。 所以, 即使以前沒有糖尿病病史, 也應監測血糖和尿糖。
4、磁共振MRI:MRI無X線的輻射效應, 因此對人體沒有明顯損害, 且圖像層次清楚, 解析度高。
5、血液流變學檢查:血液流變學特徵的改變與中風的發生、預後都有密切關係。
大部分腦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球壓積、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中風以後, 家屬一定要起到很好的作用, 耐心的開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