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昏厥的原因很多, 常見並且比較輕微的原因有:過度緊張、恐懼、突然改變體位元等, 這些情況都可以出現昏倒的現象, 它們又被稱為“反射性昏厥”或“功能性昏厥”。
昏厥的表現為突然頭昏、眼花、心慌、噁心、面色蒼白、全身無力, 隨之意識喪失, 昏倒在地。 總起來說, 老人發生昏厥後, 家人不要驚慌, 應先讓病人躺下, 取頭低腳高姿勢的臥位, 解開衣領和腰帶, 注意保暖和安靜, 同時喂服熱茶或糖水。 一般的功能性昏厥經過以上處理, 病人漸漸會恢復知覺。
造成昏厥的較為嚴重的原因有心源性(由突發心臟病引起)、腦源性(由腦血管意外引起)、失血性、過敏性昏厥等。
腦血管意外引起的昏厥
腦血管意外分為腦出血及腦梗塞兩類。 腦出血多發生在白天活動時, 如情緒激動、大量飲酒、過度勞累等因素可以誘發。 發病前少數人有頭暈、頭痛、鼻出血等先兆症狀, 病人突然暈倒, 迅速出現昏迷、面色潮紅、口眼歪斜、目光呆滯、言語不利、偏癱、小便失禁等, 部分病人還出現噴射狀嘔吐。 腦血栓形成、腦梗塞等一般多發生在睡眠或安靜狀態下,
由於腦血管意外大多起病急, 發展快, 病情重, 且在家中發生居多, 若搶救不及時或措施不當, 病情會很快惡化, 危及生命。 在此情況下, 應該結合以上不同的表現, 對屬於哪種病情做出初步的判斷, 並及時給予適當的家庭現場急救, 這對提高治癒率、減少致殘率、提高生存品質至關重要。 病人發病後應立即採取的措施包括:
1.體位保持合適:使病人絕對臥床。 腦出血病人頭部稍墊高, 腦栓塞病人應立即使病人平臥、頭稍後仰, 以保證腦血回流灌注。
2.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解開領口, 頸部墊高, 頭部偏向一側, 及時清理口鼻腔內的分泌物及嘔吐物, 以防流入氣管,
3.控制血壓:家中有備用血壓計者, 立即進行血壓測量, 若血壓≥23/15Kpa, 適當應用現有的降壓藥, 使血壓保持在2O~21/12~14Kpa左右, 不可降至過低。
4.心理安慰:遇此情況, 家屬不要過於驚慌, 應保持鎮靜, 安慰病人, 避免病人因過度緊張或恐懼而使病情加重。
5.呼叫急救中心或及時送到附近醫院檢查(如CT、核磁共振)、搶救。 有發病先兆或腦中風表現者, 應立即送往醫院住院治療。
6.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天冷時要注意保暖, 天熱時要注意降溫;用冷毛巾覆蓋患者頭部, 因血管在遇冷時收縮, 可減少出血量。
心肌梗死引起的昏厥
老年昏厥的另一種比較嚴重的病因是心源性昏厥。 心臟病突發的病人除了在嚴重情況下出現昏厥、意識模糊之外, 之前主要表現為:胸骨後或心前區突然出現持續性疼痛, 同時有全身抽搐、嘔吐、休克等, 有的病人會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煩躁不安、乏力。
碰到懷疑是心肌梗塞的病人時, 在家中緊急情況下, 在病人送入醫院前應注意採取以下措施:
1.應密切注視心率、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 家中如備有氧氣, 應及時吸氧。
2.解松衣服, 讓病人保持半坐位或病人感到最舒服的體位, 並保持絕對安靜。 或根據家中環境及病人感覺是否舒適, 選擇以下姿勢中的某一種並保持著, 等候救護車到來:有桌子的話, 可讓病人伏在桌上, 兩手當枕, 墊在額頭下。 疊高被子, 讓病人背靠, 讓頭部也倚在被子上。 墊好枕頭, 讓病人仰臥, 並適度墊高腳跟。
3.如果心前區疼痛嚴重, 讓病人先含硝酸甘油, 疼痛應在5分鐘之內緩解。 劇烈疼痛持續時, 可放射到左腕、左手背部, 並且臉色蒼白, 脈搏紊亂, 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有的病人曾經有多次發作, 口含硝酸甘油能緩解, 如果這次發作, 硝酸甘油無效或者可以認定是心肌梗塞時, 1分鐘也不應耽誤, 因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很高,所以必須儘快送lCU或心臟監護病房搶救。
4.對於心梗發作的病人,一旦出現暈厥、昏迷、心臟停跳時,家人不應慌亂,要將病人平躺下,用拳頭猛擊患者前正胸,然後作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同時撥打急救電話。這樣的搶救成功率在一半以上,這樣寶貴的時間必須分秒必爭,因為心臟停跳6分鐘後大腦會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死亡,即使救活後也會成為植物人。
總之,當老人在家中突然昏倒之後,家人應保持鎮靜,並及時與醫院急救中心聯繫,除了各種功能性昏厥,經過短暫的處理就有可能緩解之外,不能忽視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的嚴重病情,並結合老人平時的病史、發病前後的其他表現做出初步的判斷,及時採取合理的家庭救治措施。
因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很高,所以必須儘快送lCU或心臟監護病房搶救。
4.對於心梗發作的病人,一旦出現暈厥、昏迷、心臟停跳時,家人不應慌亂,要將病人平躺下,用拳頭猛擊患者前正胸,然後作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同時撥打急救電話。這樣的搶救成功率在一半以上,這樣寶貴的時間必須分秒必爭,因為心臟停跳6分鐘後大腦會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死亡,即使救活後也會成為植物人。
總之,當老人在家中突然昏倒之後,家人應保持鎮靜,並及時與醫院急救中心聯繫,除了各種功能性昏厥,經過短暫的處理就有可能緩解之外,不能忽視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的嚴重病情,並結合老人平時的病史、發病前後的其他表現做出初步的判斷,及時採取合理的家庭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