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偶像崇拜背後的健康陰影

據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史密斯和科恩在連續5年追蹤調查了500名15歲到45歲的美國男子後, 得出一個並非石破天驚的結論:現代社會的男人們, 他們的精神狀況不容樂觀!

因為新聞媒體們整天狂熱吹捧世界軟體業巨頭蓋茨等人奇跡般一夜致富的“成功”事件, 使得很多原本平凡然而安于平凡的男人們, 精神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甚至導致心理疾病, 這種疾病, 現階段稱為“蓋茨崇仰症”--

患上“蓋茨崇仰症”, 健康減分

偶像狂

39歲的傑米瘋狂崇拜蓋茨以及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 在他的辦公室裡、家裡都貼滿了他們的頭像以及勵志格言,

他的時間百分之九十以上用在網路、寬頻和研究股票上, 工作日時永遠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員工, 休息日時如果不是加班, 則一定“轉戰”股票交易大廳“站崗”, 對他來說特別難得的休閒時光是這樣安排的--邊喝可樂邊讀蓋茨等成功人士的傳記或者其它勵志書籍, 或者大嚼薯片, 以大無畏的精神把薯片當作困難和敵人一般的吞下去, 同時默念他的座右銘, “不成功, 勿寧死!”當與他戀愛長跑12年的女友或明或暗的提出結婚要求時, 他不屑一顧極了, “大丈夫生而未立, 何以家為?”

後悔藥尋覓者

24歲的大龍常常認為人生黑暗透頂, 無聊透頂, 他覺得自己身體裡有潛在的兩種人格, A人格驕傲異常,

狂妄自大;B人格膽小畏縮, 處處低人一等, 永無出頭之日。 不用說也知道, 每當大凡事業一帆風順, 取得一點成果, 或者升職加薪的時候, A人格就悄悄的冒出頭來, 他需要極大的意志才可以壓制自己不要得意忘形;而每當事業出現不順利, 面臨人生的螺旋上升期時, 他的B人格就會顯現, 情緒彌漫著一片悲觀, 有時還覺得了無生趣。 這種心理危機近日更嚴重到:只要他用了一點時間去娛樂, 比如約朋友打牌甚至僅僅是看了一張DVD, 他就陷入無法控制的後悔情緒中, 痛斥自己玩物喪志, 並對美好未來失去信心。

孰輕孰重

簡覺得自己31歲的男友阿達並沒有什麼經濟頭腦, 儘管他狂熱的想成為一位金融業的巨頭, 並且從外表上來看,

他的學歷、能力、工作經驗等等看上去也相當不錯。 對, 問題就出在他個人素質上, 顯然阿達不是那種很擅長理清財物方面事情的人, 他常常願意用一整年的收入去購買瑣碎無聊的東西, 包括高級西裝、PDA 手機、甚至歐洲名表。 除此之外, 由於阿達奉獻給簡的只有大把巴西長莖玫瑰而不是愛和時間, 他們的感情也總掙扎在破裂的邊緣。

${FDPageBreak}

“蓋茨崇仰症”, 究竟有多神秘?

其實,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 就是男人們正在被一種精神失調所困擾。 他們本來有無窮的潛力, 可以健康成長, 實現快樂的人生。 但是他們卻把青春完全獻給電腦、網路以及瞬息萬變的股市上。

不切實際的追求名利及其它成功指標, 是這種心理病症的突出表現。

造成這種現象首先要“歸功”於傳媒過度的吹捧, “成功”、“英雄”成了每個男人心中不斷默念的詞, 一些電視節目或報紙雜誌, 總是神化“一夜暴富”、“精明投資”, 報導名人成就, 刊登大副特寫照片, 並且把他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奉為“成功象徵”的資訊。

其次, 現代男人尤其是年輕男人, 自己的心理也過份軟弱, 頭腦混亂, 在這些新時代的“迷信”面前, 不斷的感到自卑, 認為自己微不足道, 無足輕重。

“蓋茨崇仰症”患者集中營在哪裡?

★ 大學畢業剛展開職業生涯的人群。

★ “三十而立”的人群。

★ 年近四十卻仍然過份好高騖遠的人群。

★ 個人前程的轉捩點, 如職業發展順利時卻突然面臨獵頭帶來的誘惑、或者在升職和出國讀MBA之間徘徊不定的人群。

糾正“蓋茨崇仰症”, 健康加分

據報導, 美國一份醫療診斷與統計手冊正在考慮是否將“蓋茨崇仰症”列入“毒癮”的範疇, 你看看, 毒癮!需要提高重視度了吧?

要克服“蓋茨崇仰症”:除了呼籲傳媒們對成功者的報導應該客觀適度, 我們自己也應做到:

首先, 不要過份相信勵志書籍, 事實上能夠神話般一夜暴富的只能是極個別人, 他們除了個人努力之外, 時機和運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而時機和運氣不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其次, 要對自己有信心, 對現實的生活充滿興趣, 正確的對待成功與失敗, 不要神化自己或任何人, 切忌形成盲目追隨時髦的風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