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夥伴能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認為“會”的人不少, 然而仍有更多的職場人認為不應該把個人感情和工作混為一談, 因為在工作中建立的友誼有時候會像玻璃花瓶一樣很脆弱。 究竟職場有沒有真正的友誼?如果有, 它的底線在哪裡?
職場友誼VS日常友誼
對於工作中的友誼, 多數人還是有所顧忌, 由於利益關係的存在, 始終難與人們日常的友誼相提並論。
日常友誼更加生活化, 交流時大多圍繞“吃穿住行”, 多涉及瑣碎的生活、心情、心事等。 而職場友誼則偏向於職場化, 職場個人風格的表達和交流較多,
首先是個體感知, 一方不能讓另一方產生被出賣、不被信任等不安全的感覺。 其次, 雙方儘量不要牽涉到利益, 否則很容易因為利益關係對友誼產生影響。 最後, 當雙方的境遇和職場經歷發生變化時, 也會對職場友誼產生影響。
職場關係需要“安全距離”
“保持合適的距離, 獨立的自我, 獨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適當地發展與他人的友誼。
“純潔的友誼是不需要回報的, 而職場友誼因其所處環境的不同更增加了複雜性。 都說職場友誼像兩隻刺蝟取暖, 合適的空間, 把握一個既溫暖又安全的距離, 才能在享受友誼的溫暖的同時讓自己不受傷害。
職場友誼四大雷區
不分你我, 如膠似漆。 應保持適當的距離, 合適的心理空間會讓友誼更長久。
期望過高。 總是期望對方能給你除了友誼之外的東西, 但結果往往會落空, 職場中的人際關係以及職業發展只由你自己這個個體決定, 和職場朋友無關。
洩密。 因為個體傾訴的欲望以及對你的信任所以選擇無話不說, 但一旦洩密, 友誼將不復存在, 甚至反目成仇。
公私不分。 友誼是友誼, 公事是公事, 要在人我之間建立清晰的界限。
————————————————————————————————————————————
編輯推薦:
公司絕對不會說的4個職場潛規則
入職時的工資高低不重要, 只要你努力工作你會得到相應待遇的。 相信你在求職時也聽到過類似的話吧?千萬別天真的以為, 只要你取得了相應的成績,
職場友誼真的不堪一擊?
華爾街有句著名的話:如果你想找個朋友, 不如去買條狗吧。 職場友誼的第一個禁忌就是, 大部分人不願意與同事分享私人生活。 職場規則很明確, 就是利益的博弈, 各種關係的背後, 穿插的是各種利益關係。 在工作中產生的友誼, 不管多麼深厚, 都會受到公司各種矛盾衝突和制度變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