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那些“忍不住”的強迫症

強迫症?"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width="344" height="170" />

在一家醫藥公司工作的盧小姐“忍不住”轉發了一條幾乎是為她度身定制的微博――“忍不住”這個短語, 概括了她的行為特點:隔幾分鐘總“忍不住”看一下手機, 生怕漏掉了短信或電話;出門後老是懷疑煤氣沒關, 走到社區門口了還是“忍不住”折回家檢查;明明已經很困了, 第二天上午還有任務, 卻還是不肯上床睡覺, 美劇看完一集總“忍不住”再看一集……“我知道這些行為和擔憂都無意義, 但就是忍不住!”盧小姐幾近抓狂。

一項名為《辦公室一族, 你是否有強迫症狀?》的網路調查顯示, 近三成參與者“經常強迫自己做一些非必要的事情”。

而在“你認為哪個行業最容易出現強迫症狀”中, 24.6%的參與者選擇了銷售, 排在其後的分別為設計、公關、人力資源、媒體等行業。

芝麻小事也“亞歷山大”

種種“忍不住”只是冰山一角。 醫學上, 強迫症是焦慮症的一種, 而受此困擾的上班族不計其數。 在一家美資企業擔任行政工作的Emily自嘲為“郵件焦慮症”患者。 她的工作郵箱每天都要收到幾十封郵件, 每當看到刷屏的“未讀郵件”, 除了湧起瞬間把它們消滅掉的衝動, Emily還有更深的憂慮。 她不但檢查收件箱, 連訂閱郵件、垃圾郵件、廣告郵件都會時不時查收一番。 “就怕丟郵件, 萬一重要郵件被郵箱自動歸類到垃圾郵件或廣告郵件就慘啦!”Emily堅信, 自己產生“郵件焦慮”的根源,

是學生時代因漏收一封面試通知而致錯失良機的往事留下的陰影。

Emily近日還給自己找到了“組織”――她加入了豆瓣“焦慮症”小組, 發現原來這麼多人“病得不輕”, 一點點“芝麻綠豆”的小事都能令人“亞歷山大”(注:即壓力很大)。 有人害怕家裡有蟲子, 怕到失眠;有人僅僅因為不知如何給工作任務排序才是最優方案, 竟能心情焦灼地在電腦前枯坐一下午;還有人焦慮、肌肉緊張, 睡著都繃著肩膀、咬著牙, 導致醒來時肩膀疼、下巴酸……“不過, 在小組裡, 大家都很願意說出自己的焦慮, 互相鼓勵、幫忙出主意, 感覺挺有幫助的。 ”Emily說道。

上班笑靨如花回家冷若冰霜

還有些職場人受到一種特殊的抑鬱症襲擾――“微笑抑鬱症”。 出於工作和禮節需要,

白領們必須時刻保持笑容和溫和的態度, 然而這種並非發自內心感受的習慣性表情, 反而成為心理負擔。

在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的胡小姐自稱是“微笑抑鬱症”患者。 面對朝令夕改導致一個方案改十幾稿反而改回原樣的客戶、死活不肯批預算的客戶、總喜歡在下班時間打電話來抱怨的客戶, 胡小姐始終面露微笑、熱情周到。 “沒辦法, 客戶是衣食父母”, 胡小姐說道, “雖然我已經儘量把工作的歸工作、生活的歸生活, 但長此以往心情很難不受影響, 自己感覺得出一下班回家整個人就煩躁不安, 尤其在家裡接到客戶電話以後就容易對家人亂發脾氣。 ”

記者瞭解到, “微笑抑鬱症”患者多見於與人打交道的白領,

如客服人員、HR, 而最典型的莫過於公關、廣告業從業者。 如果不科學進行調解的話, 被壓抑在“微笑”背後的不良情緒可能發展成有害身心健康的負面壓力。

輕度強迫症的8種徵兆

1、戴耳機的時候必須看清了左右才戴;

2、定鬧鐘5分鐘一次, 但還是不肯起;

3、懷疑門沒鎖;

4、看到別人沒把黑板擦乾淨就覺得彆扭;

5、考試成績出來後不敢查;

6、發呆時一次次右擊刷新頁面;

7、調音量一定要調到自己順眼的數字;

8、喜歡咬吸管, 紙杯。

專家說法

別隨意給人扣上心理疾病“帽子”

華東政法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張海燕教授表示, 在充滿壓力和不確定性的環境中, 現代人有心理困擾的情況較為普遍。 而對於白領們自我歸類的“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等,

張海燕教授指出, 不宜隨意給自己或他人“扣帽子”, 到底是不是心理疾患、到了什麼程度, 都要由專業人士根據個體情況做評估後才能確定。

張海燕表示, 有類似問題的人在網上組成支持團體, 得以交流想法、彼此啟發, 有比較大的正向功能。 不過, 網上的溝通總不如現實中面對面交流來得具體, 且發佈者不對資訊負責, 因此並不能完全依賴, 要有辨別力地選擇資訊。 如果確有困擾且化解不了, 給自己的工作生活帶來了較嚴重的干擾, 也不要忌諱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小編溫馨提示:對於白領們自我歸類的“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等, 張海燕教授指出, 不宜隨意給自己或他人“扣帽子”, 到底是不是心理疾患、到了什麼程度, 都要由專業人士根據個體情況做評估後才能確定。

都要由專業人士根據個體情況做評估後才能確定。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