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用的表達方式是下面左邊的還是右邊的詞句?如是右邊的, 恭喜你了, 你已擁有正面正確的表達方式, 也意味著你有一個積極的思維模式。 如是左邊的也別灰心, 你可以學習更好的溝通方法, 讓你成為懇談高手。
缺點 = 待改進的地方
不好 = 可以更好
不行 = 低效
危機 = 機會
弱勢 = 成長的空間
我討厭 = 我喜歡
我不要發脾氣 = 我心平氣和
上面最後一句“我不要發脾氣 = 我心平氣和”是最近一位學員的案例。 他有發脾氣的習慣, 時常忍不住責駡下屬, 給家人臉色看。 他下定決心改掉自己這個壞習慣。 他跟我說:“我要控制脾氣,
學會如何把負面的談話轉化成正面的談話, 我們就能夠幫助身邊的朋友從捆綁中找到解脫, 從問題中找到方法。
有一天和友人去一家餐廳, 我問站在服務台邊的餐廳經理:“請問有兩個人的位子嗎?”他說:“沒有。 ”就這兩個字, 讓我決定永遠都不再去那家餐廳。 原因很簡單。 “沒有”這兩個字帶給我的資訊是:
●這家餐廳不要我的生意!
●這家餐廳不在乎我的生意!
如果他換個表達方式, “很抱歉, 現在客滿了。 ”或是“有位子, 不過要等很久。 ”我的感受肯定會不一樣。
4種說話方式, 讓我們負面變正面
專注於解決方案
當我們專注於問題本身就會看不到解決方法。 當朋友訴苦“我在這公司做得又辛苦又累, 客戶永遠都是這樣壓榨我們, 下屬又不負責任, 我真地做不下去了”, 可以嘗試用這種回應句式“你想先處理哪一方面?你想要的情況是怎樣的?要讓這情況變好一些, 最需要做的一個改變是什麼?”
肯說“行”
回應別人的要求時, 嘗試多說“行”或“可以”。 面對別人的要求不要慣性地說不行, 不可能。 對方會認為你不重視他, 你不願意配合或不願意做。 換個說法“可以考慮, 讓我想一想”或是“可以這樣做,
以積極的方法表達
朋友聚餐時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這一道菜好嗎?”“不要。 ”“那這道如何?”“不要。 ”這樣來來回回很多次。 如果以積極的語言表達“我今天想吃較清淡的東西”, 對方可以省了許多力氣!“這個報告不對”換成“這樣修改會更好”, “你的表達有問題” 改成 “換個表達方式效果會更好”
不要用“但是”做連接詞
我們通常會說“她這個人很能幹, 但是脾氣不好”。 一旦用了“但是”, 給人印象是否定了之前描述的優點, 而這個缺點變成了這個人的標籤。 沒必要把缺點拉進來讓一個人或一件事整體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