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乳腺癌手術時易發的併發症

 

一、積液指皮瓣與胸壁或腋窩間有液體積聚, 造成皮瓣不能緊貼於創面。 它也是乳腺腫瘤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常見的原因有:
1、引流不暢使創面的滲出液不能及時引出而積聚;
2、創面內血液凝固形成凝血塊, 不能引流出, 以後液化形成積液;
3、解剖腋靜脈周圍的淋巴脂肪時, 一些小的淋巴管損傷而未結紮伴引流不暢形成積液, 一般發生在腋窩外側;
4、用電刀解剖腋靜脈時發生積液的機會較使用手術刀為多, 可能電刀對創面的癒合有一定的影響, 且經電刀解剖後一些小的淋巴管暫時封閉而在負壓吸引後又有開放,

造成積液;
5、此外, 皮瓣張力過大使傷口不易覆蓋以及引流管拔除過早等也有一定的關係。
術時腋部解剖發現有細小的滲液時應予以結紮, 減少皮瓣的張力, 保持負壓通暢, 適當加壓包紮將有利於減少積液的發生。 如出現積液, 若量較少時可以反復用空針抽吸;若量較大或多次抽吸無效時, 宜重置負壓吸引或皮片引流以及加壓包紮。
二、上肢水腫乳腺癌根治術後, 由於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礙易引起上肢的水腫, 上肢水腫的發生率各家報導自5%~40%不等。 近年來嚴重上肢水腫的發生率已明顯下降, 不超過5%。 造成上肢嚴重回流障礙的原因:
1、腋窩清掃範圍不當, 破壞了局部的側枝迴圈.以往對腋靜脈周圍的淋巴脂肪解剖,
常同時將腋鞘一併刪除, 亦影響術後的淋巴回流, 因而手術時如未見有明顯腫大淋巴結時, 可不必將腋血管鞘撥除, 實際上腋窩如有腫大淋巴結侵犯腋鞘時, 常已非手術所能完全達到根治目的。
2、腋區有積液或感染, 造成局部充血、纖維化、疤痕形成防礙了側枝迴圈的建立。
3、術後鎖骨上、下區及腋區的放射治療, 引起局部水腫, 結締組織增生, 局部纖維化繼而引起水腫。
上肢水腫可在術後數天以致數年後出現, 腫脹部位往往在上臂, 亦可在前臂或手背。 術後經常鍛煉上肢功能, 避免上肢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以及避免上肢的感染可以減少上肢水腫的發生。 一旦上肢出現水腫僅能應用對症治療以減輕水腫。

三、出血是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在行腫塊切除或根治性切除術後均可有此種併發症的出現。 出血的原因常為:
1、術中止血不徹底, 遺留有活動性出血點;
2、術後由於應用持續負壓引流、體位改變或劇烈咳嗽等原因使電凝的凝血塊脫落或結紮的絲線滑脫, 導致引流出血;
3、術前應用化療或激素類藥物使傷口容易滲血。
術中徹底止血, 尤其是胸骨旁的肋間血管穿透支應予以結紮;對肌肉殘端及剖面的出血點應予以注意, 結紮或電凝;術畢沖洗創面並仔細檢查有無出活動性出血;注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適當加壓包紮有助於防止術後出血;此外術後要注意負壓引流管的通暢及引流量、引流液的性質,

對有凝血機制不良的患者應針對病因及時對症處理。
四、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縮常因手術時損傷臂叢神經或其鞘膜所致, 常見有小魚際肌的萎縮。
五、皮瓣壞死也是乳腺癌術後常見的併發症, 由於皮片壞死癒合延遲可能影響後續的治療。 乳腺癌根治術常需切除較多的皮膚, 加之皮瓣分離的範圍較大, 皮瓣剝離得過薄或厚薄不均, 會使真皮內毛細血管破壞而影響術後皮瓣的血供;或者皮瓣縫合時張力過大, 術後傷口積液時也會引起皮瓣的缺血壞死;

有時因使用電刀操作不當造成局部皮膚燒傷或血管凝固性栓塞也容易導致皮瓣壞死。 皮瓣壞死一般術後24小時即見缺血的皮膚變蒼白, 逐步呈青紫色水腫,

表面有小水泡, 3~7日後壞死區域的界限逐步清楚, 皮膚逐漸呈黑色硬痂狀。
手術前合理的設計切口, 避免一側皮瓣過長;注意皮瓣分離的層面, 減少皮瓣張力, 必要時予以植皮;避免積液, 適當的包紮等措施將有助於減少皮瓣的壞死。

如果發生皮瓣壞死, 在壞死區域界限明顯後可將壞死皮瓣去除。 如為切口邊緣性壞死, 面積小於2cm, 在清創後予以濕敷、換藥, 常可自行癒合;壞死面積較大者應予以植皮;若壞死面積大而患者又不願接受植皮時, 常使傷口癒合延遲, 且以後生長的表皮常呈白色菲薄, 摩擦後易破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