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 意為人體陰陽失衡, 內火旺盛。 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症狀。 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 一般認為“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 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 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 症見高熱, 頭痛, 目赤, 渴喜冷飲, 煩躁, 腹脹痛, 大便秘結, 小便黃, 舌紅苔黃幹或起芒刺, 脈數實, 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 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 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
而常見的上火症狀則有心火、肝火、胃火、肝火、腎火5種。 5種上火症狀都各不相同,
1.心火
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幹、口燥、口舌生瘡等症。 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 故稱“心火”。
降火妙方:
(1)黃芪蒸雞
【原料】嫩母雞1只, 黃芪30克, 鹽、紹酒、蔥、生薑、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1.雞宰殺後去毛、剁爪、去內臟、洗淨;黃芪洗淨切成6~7釐米長段, 每段再對剖成兩半, 放入雞腹內;將雞放盤內, 加調料, 清湯, 用棉紙封口, 上籠蒸1~2小時熟爛, 出籠即可食用。
【功效】補養心氣、滋腎益脾。
【禁忌】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毒瘡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 以及陰虛陽亢者, 均須禁服。
(2)蓮子湯
【原料】蓮子30克(不去蓮心), 梔子15克(用紗布包紮)
【製作】加冰糖適量, 水煎, 吃蓮子喝湯。
【功效】去心火, 具補脾止瀉、益腎澀清、養心安神之功效。
2.肺火
表現為乾咳無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降火妙方:
(1)絲瓜豆腐魚頭湯
【原料】絲瓜一斤, 鮮魚頭一個, 豆腐適量, 生薑、鹽適量
【製作】絲瓜洗淨、打理角邊、切段;魚頭洗淨、切開;豆腐用清水略洗;魚頭和生薑放入煲裡, 加入適量滾水, 旺火煲20分鐘, 放入豆腐和絲瓜, 再用文火煲15-20分鐘, 加入調味品。
【功效】清熱去火, 養陰生津, 潔膚除斑, 通經絡, 去痰喘咳嗽。
(2)牛蒡排骨湯
【原料】排骨1000g、牛蒡500g、胡蘿蔔100g、薑1塊、水2000g。
【制法】牛蒡去皮後在鹽水裡浸泡5分鐘;排骨飛水後, 再沖去浮沫;牛蒡、胡蘿蔔切段加水和一小塊薑, 加到排骨裡大火煮滾後保持10分鐘, 改小火煲1個半小時;喝湯的時候加適量鹽。
【功效】牛蒡有去淤、處鬱及促進血液迴圈的功能, 適用於長期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 但牛蒡是很強的鹼性食物, 患接觸性皮炎或濕疹的人最好少食用。
3.胃火
胃火熾盛, 可延足陽明胃經上炎, 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臭、嘈雜易饑、便秘等。 證名。 胃火熾盛之證。 證見煩熱、口渴、牙疼、牙齦腫爛、牙宣出血、頤腫、面赤等。
降火妙方:
(1)蘆根生薑粥
【原料】鮮蘆根100克, 竹茹2Q克, 粳米100克, 生薑10克。
【制法】將鮮蘆根洗淨切成小段, 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 加入粳米同煮成粥, 粥將熟時加入生薑,
【功效】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 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
(2)五汁飲
【原料】梨、荸薺、藕、鮮生地、鮮麥冬。
【制法】 梨100克去核切塊, 荸薺100克去皮, 藕100克去皮切塊, 鮮生地、鮮麥冬少許, 榨汁飲用。
【功效】清胃健脾、清熱祛暑、生津止渴。
4.肝火
指肝炎亢盛的病理現象。 由於肝失疏泄, 氣鬱化火或肝熱素盛所致。 多見目赤.易怒.頭痛.脅痛.口苦.吐血.咯血.脈弦數等症。
降火妙方:
(1)火龍果綠豆湯
【原料】火龍果、銀耳、木耳、雪梨、冰糖、青豆、枸杞。
【制法】銀耳、木耳用開水泡開、摘洗乾淨, 火龍果取果肉, 果殼待用, 火龍果肉和雪梨切成均勻的塊。 將切好的火龍果、雪梨塊同銀耳、木耳、冰糖一起加滿水用文火熬制一小時。 與此同時, 將青豆煮熟備用。
【功效】去肝火、潤肺, 排毒養顏。
(2)枸杞菊花茶
【原料】枸杞、菊花
【制法】枸杞先煮30分鐘, 加入菊花後再煮3分鐘
【功效】適用於頭暈腦脹、眼赤目乾, 經常用腦者。
5.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 傍晚口幹、煩熱、失眠、盜汗, 伴有腰膝酸痛或脛骨痛、足跟痛及遺精等, 舌紅無苔。
降火妙方:
豬腰湯
【原料】豬腰、枸杞子、山萸肉。
【制法】豬腰2只, 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 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 吃豬腰子喝湯。
【功效】去腎火、去煩躁、補腎益精、補益腎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