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治療斑禿的幾款外用中藥

斑禿(Alopecia areata)俗稱“鬼剃頭”, 是一種驟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片狀的脫髮性毛發病。 本病與氣血雙虛, 肝腎不足, 血瘀毛竅有關。 發為血之餘, 氣虛則血難生, 毛根不得需養, 故發落成片;肝藏血, 腎藏精, 精血不足則發無生長之源;阻塞血路, 新血不能養發, 故發脫落。 辨證分為:心脾氣虛(神志不暢、頭暈目眩、夜寐夢多、失眠), 肝鬱血瘀(氣瀉胸悶、肝脾腫大、胸肋脹痛), 氣血兩虛(病後或病久脫髮, 神疾乏力, 面色蒼白, 形體消瘦), 肝腎不足(頭暈耳鳴, 腰背痛、遺精滑泄, 陽痿口幹)。

外用中藥

(1)毛薑外擦:毛姜含“薑辣素”, 能興奮神經, 擴張皮膚和粘膜血管,

改善血液迴圈。 可用鮮生薑榨出汁, 用小毛刷蘸薑汁刷禿髮處, 每日3次。 或者用鮮生薑切成薄片, 烤熱後反復擦患處, 每日1次。

(2)冬蟲夏草, 入白酒, 浸泡一周, 濾過取汁, 外擦患處。

(3)川烏粉:用生川烏粉, 調醋外擦。

(4)用蔓荊枝葉搗汁, 醋調敷患處。

(5)朝天紅辣椒、鮮薑塊、側柏葉, 泡入白酒, 過一宿後取出絞取藥汁和少量白酒, 每天早晚擦患處。

(6)大蒜外擦:大蒜味辛、性溫, 又除風、破冷、鎮靜、止癢等作用, 為含硫的植物揮發油, 有興奮神、刺激血液迴圈及發汗作用。

(7)側柏液酒:側柏葉、歸尾、菟絲子、生薑, 浸白酒(蓋過藥面), 一走後外擦。

(8)補骨脂、首烏, 菟絲子、百部, 浸泡於白酒中, 一周後取汁外擦患部, 早晚各一次。

(9)鮮側柏葉, 山柰, 酒精, 入瓶浸泡7-10天后,

以生薑切面蘸藥水, 反復用力塗擦。

(10)補骨脂, 旱蓮草, 酒精, 浸泡一周後外擦, 一日數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