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注重乾淨衛生, 家裡的日常用品會定期更換。 但是對於筷子卻沒有定期更換的概念, 認為筷子每天使用完都會洗乾淨, 還放入消毒碗櫃中消毒, 所以有的筷子使用多年也沒必要更換。 殊不知, 如此使用會帶來極大的健康威脅。
筷子使用過久會誘發肝癌
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會滋生各種黴菌, 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 嚴重發黴的筷子會滋生“黃麴黴素”, 該物質已經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 超期使用的家用筷子, 含水量特別高。 因為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 且長期用水洗滌,
如何判斷筷子需要更換?
1.大家在使用筷子時, 每天都要觀察下, 筷子表面是否附著斑點, 特別是黴斑。 竹製品與木製品兩種產品是黴斑最喜歡的生存環境, 且只要環境不乾燥、物質本身濕度含量達到一定程度, 僅需一天時間即可生成。 如果筷子上出現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 表示該筷子很可能已經發黴變質, 不可繼續使用;筷子顯得潮濕或出現彎曲、變形, 則表示已受潮或擱置時間太長, 很可能已經過了保質期;聞一聞, 如果有明顯的酸味, 都是受污染或過期的標誌, 不可繼續使用。
2.筷子壽命3~6月, 變色的筷子要趕緊換。 調查發現, 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6個月內時間時, 本身的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的頻率發生變深或變淺。 此外, 由於使用的頻率導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損。 只要筷子與購買時相比發生變化, 特別是顏色, 就需要立即更換。 筷子顏色發生變化, 表示材質本身性質一定發生變化。 而造成顏色變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過程中食物、洗滌劑及空氣、出餐櫃內殘留物附著而導致。 細菌的長期堆積也是發生顏色變化的主要因素。
3.聞一聞, 辨別筷子過期沒。 大家在使用筷子時可以聞一聞, 如果有明顯的酸味, 都是受污染或過期的標誌, 不可繼續使用。 竹製品與木製品兩種產品是黴斑最喜歡的生存環境,
筷子最好能保證每3個月, 或每半年換新一次, 別以為筷子洗淨就可以了, 它上面的細菌也不可小覷。 那麼使用後的筷子要怎麼清洗消毒呢:
平時清洗筷子要徹底。 許多人洗筷子很“豪爽”, 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龍頭下搓, 之後往筷子盒裡一插就算洗好了。 殊不知, 這樣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細菌, 並隨食物進入人體。 正確的洗法應該是:先把筷子表面沖淨, 再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 然後放入消毒碗櫃中消毒、烘乾, 也可沖洗並瀝幹水, 一定要充分晾乾水分再放進筷子盒。
注意:超市中出售的筷子桶, 底部有一個接水槽, 上面有個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