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爆發型人格障礙讓乖孩子變成“怒獅子”

常常有一些父母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無計可施, 例如本文中的媽媽, 兒子剛剛踏入青春期, 就像一頭發怒的小獅子到處闖禍, 當媽媽的都愁得掉淚了。

濛濛今年12歲, 是個小學畢業班的男孩, 以前一向不愛惹是生非, 鄰里都說他是個“乖孩子”。 可他最近經常不守紀律, 脾氣暴躁, 好衝動上火, 和老師同學衝突不斷。 昨天, 又因為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而跟老師頂撞。 老師怕他衝動, 請來了他的母親。 沒想到這下更麻煩了, 濛濛一看媽媽被請來了, 立刻激動起來, 怒不可遏, 當即沖進辦公室打翻了老師的辦公桌,

然後跑進教室, 推翻了好些課桌, 完了又沖了出去, 就像一頭發怒的小獅子。 老師和家長誰也攔不住他, 面面相覷, 搖頭歎息, 不知濛濛到底得了什麼毛病。

第二天下午, 電話預約後, 濛濛的母親帶著孩子找到了我。 在心理諮詢室, 濛濛的母親介紹了兒子的情況, 愁得忍不住掉下淚來。

“我管孩子很嚴, 孩子過去對大人的話十分依順, 就是最近才變成這樣的。 ”濛濛的母親說, “馬老師, 你幫我看看, 孩子到底是怎麼啦?是不是精神出了什麼毛病?”

母親回避後, 濛濛坐在了我的對面。 這是一個胖乎乎蠻可愛的男孩, 大眼睛困惑地一眨一眨地看著我, 眼神裡流露的不是頑劣, 而是一種懊悔和求助, 見到我和藹而親切的微笑, 好像輕鬆了一些,

臉上也露出笑容。 進行了初步溝通之後, 男孩拋掉了顧慮, 對我實話實說:“媽媽總是讓我准備考重點中學, 總是對我說, 為了讓你考重點, 媽媽再苦再累也甘心。 我爸爸在外地上班, 媽媽為了我很辛苦, 這我知道, 我也努力了。 這個學期, 學校舉辦了尖子生輔導班, 卻沒有我。 我心裡很煩, 感到上學沒勁。 媽媽就更是嘮叨我。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 上課沒法好好聽講, 忍不住說話, 想找人打架。 我媽媽一去學校, 回來就打我罵我, 我心裡就更煩、更生氣。 這次, 老師又叫家長, 我氣不打一處來, 就胡鬧了。 我知道不對, 我很後悔……”

初步判斷, 濛濛的毛病屬於爆發型人格障礙。

爆發型人格障礙者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發出非常強烈而又無法控制的憤怒情緒,

甚至暴力行為。 其情緒和行為具有突發性、不穩定性和反復性。 由於控制能力差, 容易與別人發生爭吵或衝突, 往往可以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突然爆發出非常強烈的憤怒或暴力行為;又由於缺乏自我認同的穩定性, 因而不斷地尋求自己的生活角色, 但又不能找到很好的定位, 就導致變化無常的生活態度, 形成了情緒的不穩定性, 而在每次暴怒或暴力行為之後, 會感到十分內疚懊悔;反復性則為在間歇期表現正常, 能與人正常相處, 但過不了多久, 暴怒或暴力行為等又會重新出現。 這種孩子的挫折耐受力差, 遇到即使很小的刺激強度, 也能觸發強烈的情緒反應, 容易小題大做。

爆發型人格障礙的成因, 一般有生理心理因素和家庭社會因素。 就濛濛的情況看, 他已經進入少年期, 身心發育出現突變, 神經系統的抑制興奮機能不夠協調和靈活, 控制力差。 同時帶來心理上的變化, 開始進入了人生的第二反抗期, 容易和成人對抗, 自尊心非常敏感, 一旦受挫, 就容易以暴怒的方式來進行心理自我防衛。 濛濛的母親對他從小管束過嚴;聽了老師的反映後就打罵孩子, 一味要求孩子考重點中學;孩子沒能進入輔導班, 感到嚴重受挫, 媽媽沒有及時關注孩子的年齡變化和內心變化, 仍舊一味地嘮叨。 這時, 孩子心中的心理壓力如同一座隨時都可能爆發的火山, 遇到點滴刺激就會發火。 這次, 孩子終於大爆發了。

我對濛濛說:“你不是壞孩子, 但你就要長大了, 你不願意自己這樣, 是嗎?要改變自己就必須從自己做起。 ”濛濛表示明天回去向老師好好道歉, 又問我以後怎樣才能不讓自己亂發脾氣。 鑒於濛濛已經略為懂事, 我系統地給他介紹了一些自我調控的方法, 這些方法分別適用於兩種不同的情況。

一種情況用於間歇期, 主要是增強自控能力。 例如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 用道德的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增強法制紀律觀念, 用紀律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學會心理換位, 經常替別人想想以使自己學會冷靜;學會運用“制怒”的座右銘來提醒自己, 從而提高自控能力;學會用愉快的情境體驗來驅趕不愉快的情緒, 學會自我排解、自我安慰;還要正確對待挫折, 認真分析受挫原因,不盲目採取情緒化行為,以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另一種情況用於激情爆發期,主要是學會自我調控。方法有警醒法、回避法、暗示法、假想法、宣洩法。警醒法是指當怒火即將爆發的瞬間,立刻卷起舌頭不講話,閉上眼睛,腦子裡默念“忍”字來警醒自己。迅速離開產生衝動激情的現場,去做別的事情,如跑、跳等,這是回避法。如果一時離不開現場,可以在腦子中迅速默念:“大發脾氣有什麼用?發火會使自己失態的,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上一次發火自己已懊悔極了,這次千萬不要再發火了……”這叫暗示法。還有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後的嚴重後果,儘量把自己激情爆發後的後果想像得嚴重些,以使自己息怒。宣洩法可在怒火難耐時用,如對準一堵牆,揮舞你的拳頭,這樣,既宣洩了怒火,又避免了人員財產的損害。

聽完我的話,濛濛笑了,眨巴著大眼睛說:“謝謝馬老師,我會儘量管住自己的壞脾氣的。”

而後,我和濛濛的母親針對孩子的問題,就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進行了較多的溝通。“看來,不理解孩子真是要壞事的。”濛濛的母親深有感觸地說。

是啊,父母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就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家庭就會多一分溫馨與和諧。

編輯推薦:

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公共場合尖叫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如何應對

驚!寶寶性情壞智力高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認真分析受挫原因,不盲目採取情緒化行為,以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另一種情況用於激情爆發期,主要是學會自我調控。方法有警醒法、回避法、暗示法、假想法、宣洩法。警醒法是指當怒火即將爆發的瞬間,立刻卷起舌頭不講話,閉上眼睛,腦子裡默念“忍”字來警醒自己。迅速離開產生衝動激情的現場,去做別的事情,如跑、跳等,這是回避法。如果一時離不開現場,可以在腦子中迅速默念:“大發脾氣有什麼用?發火會使自己失態的,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上一次發火自己已懊悔極了,這次千萬不要再發火了……”這叫暗示法。還有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後的嚴重後果,儘量把自己激情爆發後的後果想像得嚴重些,以使自己息怒。宣洩法可在怒火難耐時用,如對準一堵牆,揮舞你的拳頭,這樣,既宣洩了怒火,又避免了人員財產的損害。

聽完我的話,濛濛笑了,眨巴著大眼睛說:“謝謝馬老師,我會儘量管住自己的壞脾氣的。”

而後,我和濛濛的母親針對孩子的問題,就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進行了較多的溝通。“看來,不理解孩子真是要壞事的。”濛濛的母親深有感觸地說。

是啊,父母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就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家庭就會多一分溫馨與和諧。

編輯推薦:

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公共場合尖叫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如何應對

驚!寶寶性情壞智力高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