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 隔代教育的孩子自私、冷血、不負責任。 他們犯錯了, 從來不認為是自己的錯誤, 而是別人或者社會對不起他們, 故意羞辱他們。 同樣地, 他們對含辛茹苦養育他們的爺爺奶奶不僅沒有感恩的心, 還打罵他們, 甚至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中, 還有孫子害死爺爺奶奶的慘案。 為什麼呢?因為教育, 隔代家長沒有把負責任的概念從小灌輸到孫子心中。
任何習慣, 都應該從小培養。 從小就培養孩子自我認錯、自我承擔責任的好習慣, 把負責任的理念早早灌輸到孩子的內心深處, 是培養孩孑負責任最關鍵的一步。
棒棒貪快, 一不小心撞到沙發上, 結結實實地摔在地板上, 哇哇地大哭起來。 奶奶看到了, 立刻抱起棒棒, 然後用手掌狠狠地拍了幾下沙發, 說:“沙發壞壞, 讓你撞我們棒棒, 打你!”然後奶奶還狠狠地踩了幾腳地板, 並說:“地板壞壞, 你幹嗎不平, 摔壞了我們棒棒, 快給棒棒道歉!”棒棒慢慢地不再哭了, 也學奶奶一樣拍了幾下沙發, 跺了幾腳地板。
棒棒大叫著:“飛機, 沖啊!”“咚!”棒棒又摔倒了, 這次是不小心撞到小凳子上, 人和凳子都倒了, 棒棒照樣哇哇地大哭起來。 媽媽看到了, 拉起棒棒, 說:“男子漢要堅強, 不要輕易落淚,
同樣是棒棒, 同樣是摔倒案例, 兩代家長的處理方式卻截然不同。 奶奶疼愛孫子, 孫子受傷了, 奶奶的第一反應就是誰欺負自己孫子了。 比如棒棒摔倒了, 奶奶很自然地把摔倒的事歸結到不會動的沙發和地板身上。 這樣, 等棒棒長大了犯了錯, 首先考慮的是別人的問題,
也許因為對子女的歉疚, 也許孫子是自己晚年的精神寄託, 愛孩子、保護孩子, 幾乎是很多隔代家長的第一反應。 只要孩子受了委屈, 祖輩的第一反應就是誰欺負我的孫子或孫女了, 而沒想過是孫子孫女自己錯了。 但是, 您的這種反應, 卻恰恰是孩子不負責任的苗頭。 棒棒的奶奶是出了名的護犢子。 不要說責備沙發和地板絆倒了她孫子, 只要棒棒和別的小朋友爭吵, 一定是別的小朋友錯了。
對祖輩們說的話:愛孫、護孫是每位家長的自然反應, 但是不分青紅皂白維護孫子的利益, 不調查清楚就把所有的錯誤歸結到別人身上, 容易讓孩子形成遇事推脫責任的壞習慣, 甚至還因為你的愛孫、護孫, 培養出一個不知道心疼、回報祖輩養育之恩的“白眼狼”。 所以, 對孩子某種行為作出判斷前,
對父母們說的話:培養一個負責任的孩子, 就要從小教給孩子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告訴孩子, 弱者才把錯誤歸咎到他人、社會身上, 而強者會先從自身上尋找問題, 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 一個敢於承認摔跤是自己失誤的孩子, 是一個勇敢的孩子, 一個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孩子, 就是勇於擔負起責任的孩子。 這個孩子長大了, 就將是父母的驕傲。
亞伯拉罕·林肯說:“逃避責任, 難辭其咎。 ”世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但至少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孩子小的時候, 家長要把負責任的觀念灌輸到他的內心深處。 而孩子長大些, 懂事了, 就要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長大後才能遠離失敗,獲得事業成功。
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長大後才能遠離失敗,獲得事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