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華今年53歲, 患肝癌6年。 2005年夏, 他接受了第二次手術。 術後, 肝癌再次復發。 此時, 張宗華身體虛弱, 經濟拮据, 醫院外科楊志芳博士建議他採取酒精注射治療。
所謂酒精注射, 就是外科醫生在超聲的定位幫助下, 用細長針頭從皮膚刺入肝癌部位, 注射無水酒精, 使癌細胞凝固壞死。 2年來, 楊博士根據張宗華病情變化, 先後為他做了7次酒精注射治療。 目前, 張宗華病情穩定。
張宗華昨介紹, 每做一次大手術, 花費在3萬元左右;每做一次酒精注射, 需三四百元, 只相當於手術費用的1%。 據悉, 在張宗華的“示範效應”下,
很多病人在開刀後沒過多久就又長出新的腫塊來, 此時病人的身體狀況往往很難承受再一次開刀, 同時心理上對於再一次開刀非常害怕、沒有信心。 這些情況都不適合再開刀。 如果此時腫瘤又還小, 酒精注射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注射酒精不但損傷小, 病人的生活品質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所以患者比較容易接受。 再加上超聲波的技術不斷進步, 注射的效果也有所提高, 如今酒精注射後五年的存活率和復發率都與開刀差不多。 一般來說, 只要腫瘤不是很大, 而且數目不是太多, 不超過3個, 就可以考慮注射酒精。
注射酒精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純酒精殺死癌細胞。 注射時醫生靠著超聲波的引導,
一次注射的酒精最好不要超過10毫升, 一般來說, 10毫升的酒精也不是一次就打進去, 而是仔細的, 每隔幾分鐘2~3毫升。 但因為酒精打進去後, 不但破壞癌組織, 也會阻塞血管, 結果使腫瘤變得硬硬的, 如果第一次注射的不夠完全, 幾天後想再補加時, 進針、注射都會困難得多, 所以最好一次打足。
但如果腫瘤實在是沒有辦法一次處理完, 最好是一周注射兩、三次, 不要一周只打一次, 這樣效果會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