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報告已將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淋巴性惡變聯繫起來, 臨床試驗的資料雖然沒有支援使用TNF阻滯劑與此有關, 但這些研究的方法學頗有不同。 為進一步研究, 瑞典朗德大學醫院的吉伯利科(P. Geborek)和同事分析了瑞典南部757名病人的資料, 這些病人于1999年2月至2002年12月之間接受了依那西普或英利昔單抗的治療。 對照組為800名接受傳統抗風濕藥治療的病人。
研究者在4月19日《風濕性疾病文獻》雜誌上報告, 在TNF阻滯劑組的1603人年中, 共發現了16例腫瘤, 其中5個淋巴瘤;而在對照組的3948人年中, 共發現了69例腫瘤, 其中2例淋巴瘤。
本研究“受人歡迎, 因為它第一次直接調查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疾病嚴重性、使用抗TNF-α製劑和淋巴瘤風險之間的聯繫”,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佛蘭克林(J. P. Franklin)在相關評論中指出, 然而, 在作出任何確定結論以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連結
一項薈萃分析的結果提示, 使用英利昔單抗或阿達木單抗3至12個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與惡性腫瘤和嚴重感染的風險增加相關。
美國Mayo醫院的Tim Bongartz博士及其同事在5月17日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報告,
Bongartz博士及其同事根據英利昔單抗和阿達木單抗隨機、對照試驗的文獻進行了一項薈萃分析。 這兩種單抗是目前被批准用於RA的唯一的抗TNF抗體。 他們確定了包括接受治療3至12個月的受試者的9項試驗, 其中3493人被指定使用抗TNF抗體治療, 1512人使用安慰劑。
綜合資料顯示, 抗體治療組有29例惡性腫瘤發生, 安慰劑組有3例(危害比3.3)。 在亞組分析中, 高劑量和低劑量抗TNF抗體治療引起的惡性腫瘤風險顯著不同(危害比44.3)。 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療或住院的嚴重感染, 在抗TNF抗體組為126例,
研究組提出, 應增加這些治療的安全性, 包括在抗TNF治療之前和治療期間徹底篩查亞臨床惡性腫瘤, 使用較低劑量的抗體, 或只用作誘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