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腦癱患者怎麼按摩保健方法

首先, 要根據腦癱的類型和受累部位來決定。 對於痙攣型上肢呈現的肩內收、上臂內旋、曲肘、前臂旋前、腕屈曲、拇指內收, 施術者面對患兒, 左手拿捏患兒右臂, 右手拿捏患兒左臂, 拇指在內側, 用力稍重, 其餘四指在外側, 用力稍輕, 自肩部由上到下, 直到腕關節及大魚際, 用力由輕到重, 反復二十次以上, 使肌肉鬆弛, 然後用手握腕關節部, 使上肢外展外旋, 反復二十次以上, 每天一次, 堅持長期治療, 直至康復。 兩側同做。

對於痙攣型下肢的曲髖股、內收、內旋、屈膝、足內翻、拿捏手法同上肢, 自大腿跟部向下直至踝關節,

用力也是由輕漸重, 反復二十次以上。 然後手握足掌, 一方面將腿拉直並外展, 一方面向外旋踝關節。 最後以手握足掌, 四指下壓, 虎口向上推, 使踝關節背曲, 作二十次, 以矯正足下垂。 對膝關節屈曲較重者, 先拿 窩及股後肌腱, 使屈肌腱鬆弛, 然後一手托足跟, 一手按膝關節之髕骨, 使膝關節伸直, 反復多次。 如此按捏既可解除內側肌群的痙攣, 又可促進外側肌肉的發育和肌力的增長, 從而逐漸矯正肢體的運動方式, 防止畸形的發生和發展。

對於軟癱和共濟失調型的按摩方法, 首先行捏脊法, 其捏拿部位是督脈循行部位, 督脈行于背脊正中, 總督一身之陽經, 為陽脈之海, 其貫穿於脊髓。 通過捏拿撫摸, 可使手、足三陽經脈循行暢通,

手足三陽經迴圈於四肢外側, 從而使四肢外側的氣血供應旺盛, 以濡養四肢外側肌肉, 以增進肌力。 具體操作方法是:雙手拇指食指在脊背正中線自尾骨起至第七頸椎部, 通過捏拿、推撚、提放、揉按的動作, 由下向上推撚, 至大椎穴處, 做完一遍後, 雙手食、中、無名指併攏自上輕輕摸下。 如此反復3—5次, 手法宜輕, 以達到補虛之目的。

第二步是兩手對掌揉搓, 手法要輕揉, 自上而下, 反復二十次, 以促進肌肉的發育和肌力的恢復。 對於四肢依次進行, 每日要全部揉完軟弱無力的肢體5次以上。

第三步是捏筋法, 對於肢體的局部或筋腱通過捏揉摳拿, 提放點撥、搓壓滾掐、推扳抖抓等手法, 使施術部位產生酸、麻、痛、脹等感覺,

以達到疏通經絡, 調和氣血, 筋強肌, 矯治畸形之目的。 對攣縮的肌腱或筋腱先捏住、提起, 再向兩側搖擺, 然後放開, 輕揉, 反復多次, 可使肌腱展、拉長, 從而達到矯正肢體攣縮畸形效果。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按摩

過行性肌營養不良是四肢近端肌群進行性消瘦和無力, 除服用本院系列藥物治療外, 同時使用按摩療法, 使經絡疏通、肌肉得以氣血濡養, 肌力得以恢復。 具體手法是先行捏脊法, 疏通全身手足三陽經。 然後再用雙手對掌揉搓四肢近端肌群。 如此可使肌肉萎縮的發展延緩, 能維持正常的生活自理, 且可參加一定的勞動、工作活動。

對於小腿後面肌肉(比目魚肌)痙攣強者, 可用雙手握小腿, 雙拇指在肌肉後面併攏由下向上逐漸移動按壓,

用力較大(用瀉法), 使痙攣之肌肉得以鬆弛, 活動自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