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多年前, 中小學生戴眼鏡的很少, 特別是在鄉村, 眼鏡十分罕見。 時至今日, 仍然是鄉村中戴眼鏡的孩子少。 有統計說, 城市近視的中學生比例是農村的4~5倍。
當分析鄉村孩子近視少的時候, 很多人會歸結為學習、讀書時間短, 作業壓力小。 當然, 這是一方面的原因。 但是, 當年那些在油燈下苦讀多年的孩子, 為何在上大學後, 夜晚照明條件改善了, 卻戴上眼鏡了呢?前些年, 聽一位從農村來的老人說, 城市近視多是因為燈太亮了。 當時, 我只覺得這話有道理,
曾幾何時, 我們反復強調要保護孩子們的視力, 其主要措施是改善教室、圖書館的照明。 家長們則給孩子買最好的檯燈, 還要改善營養, 結果是近視眼越來越多。 現在我們知道了, 檯燈是視力殺手。 那位來自鄉村的老人說對了, 城市裡近視的孩子多, 原因之一就是照明條件太好了。
為何在照明偏暗的情況下, 反而不容易近視?
先讓我們看看為什麼會近視。 當視近物時, 如果不經調節, 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後, 當然看不清楚。 這時一般通過收縮睫狀肌, 讓晶狀體的屈光度增加, 可使物體成像到視網膜上, 這時就可以看清楚了。 然而, 長時間看近物, 睫狀肌頻繁收縮, 得不到休息, 就會導致眼球的前後徑逐漸變長。
為什麼光線暗時反而不容易近視呢?有一種現象叫夜近視, 就是白天視物清晰, 但夜晚需要戴近視鏡。 究其原因, 是夜晚有屈光的差別, 視物成像偏前。
有實驗證明, 將猴子放在暗房子中飼養, 可導致猴子遠視。 所以, 在比較暗的燈光下視物,
該如何預防兒童近視呢?
首先, 家庭照明不宜太亮。 兒童的書籍、作業字跡一般比較大, 看清楚應不成問題。 另外, 夜晚學習一段時間後, 要到室外玩一會兒。 在較暗的光線下活動, 是對視力很好的調整。 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在一個亮檯燈下, 連著幾天熬夜讀小說, 這樣要不了幾天, 就非戴眼鏡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