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便血是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 但它也是大腸癌的一種信號。 患痔瘡便血是鮮紅的, 附於大便表面, 也可表現為大便後的滴血, 嚴重時呈噴射狀, 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 而患大腸癌便血常常表現為持續性的、少量的、帶黏液的血便, 且便意頻繁, 有時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
大腸癌早期發現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而多數患者在發病期間都會出現一些易被忽視的腫瘤信號。 很多大腸癌患者都有便中帶血的症狀, 但受“十人九痔”的影響, 幾乎所有患者最初都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犯了痔瘡。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則包括:突然體重減輕, 原因不明的貧血, 腹脹、脹痛, 消化不良, 食欲減退, 大便帶血或出現黑色糞便, 大便習慣改變, 次數增多或腹瀉, 大便中有膿血或黏液血便, 腹瀉與便秘交替進行, 大便形狀改變, 變細、變扁。 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出現大便習慣改變, 便秘與腹瀉交替, 原因不明的貧血、便血, 腹部腫塊及消瘦等症狀時, 應到正規醫院就診以排除腫瘤。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舉措。 最科學的排毒方式是多運動、多飲水、多吃粗纖維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可防治便秘;增加腸內正常菌群, 能稀釋膽汁酸等物質和致癌毒素;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的維生素還能對抗新陳代謝所產生的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