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工細胞陷阱對付愛滋病毒

通常, 為避免消亡, 病毒不僅需要足夠的數量才能存活, 而且還要適當的條件進行繁殖。 耶魯大學生態和進化生物學副教授保羅?特納期望將病毒群引誘到人體陷阱細胞中, 以防止病毒發生繁殖, 緩解了疾病帶來的痛苦。

在生態學中, 能夠支持種群增長的棲息地或生活環境被稱為“源”(source), 不能支持的生活環境為“匯”(sink)。 研究報告介紹了phi-6病毒在既有平臺“源”細菌, 又有“匯”變異陷阱細胞環境中的生存情況。 結果顯示, 當陷阱細胞的數量超過一定的限度後, 病毒的數量再也不能自我維持, 隨即走向消亡。 特納表示:“病毒的生態陷阱可以是自然產生的,

也可以是人工製造的。 後者通過為不接受病毒再生的細胞中增添過濾性毒菌結合區域來實現, 而我們採用非人類病毒證實了這個概念。 ”

特納相信, 相同的引誘法有可能用於對付困擾人類的病毒, 如愛滋病病毒。 他強調, 愛滋病病毒通過細胞表面的CD4分子識別T細胞, 但是隨後它需要細胞核的功能來進行繁殖。 目前, 抗愛滋病病毒療法的主要目的是讓人體保持高數量的T細胞, 以此來保證免疫系統正常工作, 但是這些療法十分昂貴。 他認為, 採用表面具有CD4分子但沒有核的人工陷阱細胞, 有望開闢出廉價的愛滋病治療途徑。 由於成熟的紅血細胞沒有細胞核, 同時有可能被人工改造成數量上超過T細胞的“匯”,

因此它也許是今後研究的方向。

特納說:“利用引誘這種途徑, 為人們提供了潛在的對付人類病毒的新方法。 在農業上, 類似的做法早已存在。 農民用非收穫性的‘陷阱作物’引誘害蟲, 由於害蟲偏愛陷阱作物的味道, 農民只需在這些作物上噴灑農藥, 因此節約了農藥的用量。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